原标题:沿着高速看中国|在路上,邂逅“诗与远方”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
葱郁山林、错落梯田、海滩椰林、民居古建、红色圣地……大道纵横,沿途皆风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沿着高速公路,奔向“诗与远方”。
景婺黄高速公路,全程仅150余公里,起于“千年瓷都”景德镇,途经“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抵达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黄山。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密集,游客在快旅漫游中,感受“高速旅游长廊”。
春和景明,婺源篁岭古村内,烟火味浓。上百栋徽派民居错落排列,街里巷间,甲路纸伞、婺源板龙灯、龙尾歙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在做工、传授工艺,成为独特一景。
“篁岭村原来和全国其他濒临消亡的古村落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田地抛荒,很多徽派建筑年久失修、腐烂倒塌。”村民曹加祥说。
转机出现在2006年。当年,景婺黄高速通车,人流车流逐渐增多,给婺源篁岭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009年,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当地政府协商,通过搬迁安置等方式,将村民迁下山,同时对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2013年,篁岭景区开始试营业,不久便一跃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
自此,短视频创作大赛、诗词会、汉服游等活动相继推出,篁岭景区已然成为徽州文化的传播者。
“人文与自然,商业与民俗,在这里相得益彰。篁岭正朝着一个有乡村故事、有徽州历史、有晒秋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发展。”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表示。
百年村落、千年文明,在与时代“速度”碰撞后,焕发出新生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曲阜市万仞宫墙前,几十个身穿汉服的小朋友正齐声朗读《论语》。清脆童音,千古名句,引来游客驻足围观。
在曲阜,被称为“老三孔”的孔府、孔庙、孔林早已闻名中外;而今,“新三孔”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也正成为游客打卡地。
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说:“日兰高速公路拓宽了三孔景区的旅游半径,越来越多的外省游客顺着高速路来到这里。”
火爆的旅游带动了周边纪念品行业。孔府印阁成立于1956年,主要售卖印章。乘着高速公路的东风,借着电商物流的发展,该公司转战电商领域。
“以前交通不便,发一单物流要十几块钱,而且费时,一个月最多能做1000单生意。现在高速公路网降低了物流成本,我们日均发货量15000单。”公司总经理刘鹏表示,去年公司线上营业额达1.2亿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不仅带来源源不断的旅客,也让曲阜三孔文化沿着一条条大道加快传播出去,三孔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张磊说。
广袤的中国大地因路而兴,因路更美!(记者周圆、魏玉坤、邵鲁文、郭杰文)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