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攀枝花:永不褪色的“三线精神”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4-19 02:07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原标题:

  攀枝花:永不褪色的“三线精神”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攀枝花,这座地处西南腹地金沙江畔的城市,如今凭借独特的光热资源,成为全国各地游客向往的康养胜地。随处可见的“三线”标识,记录下了这块土地的厚重。

  受经济形势所迫,1964年夏,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在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将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攀枝花矿藏丰富,发现的矿产就有76种,包括储量占全国20%的铁、63%的钒和93%的钛,以及铬、钴、钪、镓等多种稀贵金属,符合三线建设的要求。由此,以攀枝花大型钢铁建设为序的三线建设轰轰烈烈开启。

  启程

  一张拍摄于1965年在天安门前的冶金部承钢工作组合影,一份于1979年颁发给冶金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组、奖章号码为“00001”的获奖证书……这些虽然都是复印件,却是82岁的李身钊的心爱之物。

  开发建设攀枝花,重要前提和关键要素就是破解钒钛磁铁矿冶炼难题,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保障。1964年至1967年,原国家冶金工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抽调1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工作组,开展了我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会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李身钊便是工作组成员之一。

  直至今日,回想起过往,李身钊仍然难掩澎湃与激动。1964年,东北工学院毕业后进入鞍钢研究院的李身钊刚满25岁,被派往西南参加攀枝花科技攻关,由于任务紧急且重大,他请了3天婚假,买了几斤糖果,在单身宿舍完成了简易婚礼,随即启程。

  “三线建设,正是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所结的硕果。”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说,三线建设的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新中国建设史乃至整个世界工业建设史上都堪称奇迹,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家

  1965年10月底,李身钊从北京坐火车到成都,又坐3天汽车才到西昌。眼前的“西南钢铁研究院”是以前施工队留下的4栋破烂楼房,有的连窗户都没有,地板缝隙上下透光,4栋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李身钊的爱人先于他被调到西昌,夫妻俩在以前的土坯房里,简单布置一张床、一顶蚊帐、一张桌子,便安下了家。

  “当时攀枝花的条件更艰苦。”李身钊回忆起去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工作时的场景忍不住感慨,西昌到攀枝花乘客车需2天时间,过金沙江坐吊桥,一次只能过一辆车,排队通行至少2小时。到了攀枝花接待站,每人领一个枕头、一条毯子,两家人中间席子相隔,那边开灯这边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身钊和他所在实验组一路辗转,历经千余次试验,最终攻克难关,为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路线和设计依据。“那时真艰苦,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攀钢轨梁厂的沙晋平今年30岁,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三线建设,但他从小常听爷爷沙寿家讲述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1969年,28岁的鞍钢业务骨干沙寿家带着妻儿辗转9天来到攀枝花,与数十万三线建设者参建攀枝花钢铁基地,这是他参建的第5座钢厂,也是条件最艰苦的一座钢厂。

  守山餐,伴山眠,风梳头,汗洗脸——就这样,在那片“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之地,数万建设者集中力量建设攀枝花,创下了惊人的建设速度。现存资料显示,从1965年小批量集结队伍开始,到1970年7月1日攀钢1000立方米一号高炉正式出铁,不到5年时间;1971年出钢,1974年8月具有年产110万吨轧材能力的轨梁厂投产,从出铁到成材,也仅用了4年时间。

  传承

  半个世纪过去了,攀枝花作为在我国三线建设中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也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当年产出攀钢第一炉铁水的一号高炉,经过了几代技术革新,仍在持续运转生产。攀钢生产的含钒百米钢轨,作为国内唯一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证书的顶级钢轨,被广泛应用在京津城际铁路、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还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在攀钢轨梁厂万能生产线旁,钢锭从轧机下面缓缓推出,经过初轧、精轧、校正等工序,在生产线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红线,成为一根根百米长钢轨。沙晋平已经在攀钢工作了近10年,作为一名“攀三代”,他生活在三线城市,成长在“三线人”的家庭,最终决定接过祖辈的接力棒。如今,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习惯性地蹲下看路轨是否来自攀钢:“我内心感到很自豪,没有辜负家庭的使命传承。”

  在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内,一万余件文物生动翔实地再现了那段光辉岁月,张鸿春对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一面名为“劳动之星荣誉墙”的巨幅手模墙面,用以铭记为攀枝花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劳模工匠们,令人心生敬畏。

  2014年,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在北京成立,明确提出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张鸿春看来,攀枝花开发建设史是中国三线建设史的一个缩影,留下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者。

  李身钊在攀钢研究院工作直至退休,谈及过往他不禁感叹:“所谓”三线精神“,其根基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啊!”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