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环境为本“三农”为基 文化兴镇 旅游强镇

崇明绿华:文旅小镇别样美

来源:文汇报
2021-02-23 08:39

  ■付鑫鑫

  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成陆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岛上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位于崇明岛西南端的绿华,1971年围垦而生,1995年撤乡建镇。回溯过去,年轻的绿华有很多值得说道之处:拥有崇明岛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明珠湖;建有崇明规模最大的崇西水闸,是长江分水岭所在地;是上海市有名的柑橘之乡。2012年,绿华镇获评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飞岛柑橘);2020年5月,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称号;2020年7月,获“国家卫生镇”称号……

  绿华坐拥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崇明西部产业特征最为明显的一个乡镇。未来,绿华将抓住2021花博会、北沿江高铁建设、西沙·明珠湖五A级景区建设和西沙乡村公园建设的难得机遇,践行环境为本、“三农”为基、文化兴镇、旅游强镇发展之路,着力实施“五个小镇”(循环农业示范、旅居康养特色、文化体验创意、乡村旅游风情、生态宜居幸福)建设,让这个崇明西部小镇焕发出别样美丽!

  西沙湿地公园

  水上光伏 水下养殖

  打造循环农业示范小镇

  崇明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发源地。崇明清水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素因膏脂丰满、味道鲜美,深受食客喜爱。

  去年11月,2020上海崇明“橘黄蟹肥稻米香”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崇明清水蟹开捕活动在绿华镇的宝岛蟹庄举行,场面热闹非凡。

  崇明清水蟹对水质要求很高,入口鲜味更浓。用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的话说,“吃绿华清水蟹,不用蘸醋,回味甘甜”。

  秋风起、蟹脚痒,也是柑橘丰收的好时节。金澄澄的绿华柑橘,皮质松软易剥,果肉入口即化,滋润酸甜,层次分明。从今年开始,绿华将加快实施柑橘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建设现代化示范基地,产品向有机化转型。开展品牌营销试验,扩大柑橘“两无化”种植规模,提升市场价值和占有率。

  在绿华,生态猪肉也是一绝。眼下,绿华与上海电气合作的猪粪加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正稳步推进中。该项目采用北欧先进技术,一方面,经处理的猪粪不会污染周边水体,另一方面,有效解决秸秆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将全部猪粪和回收秸秆混合加工成有机肥,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今年1月,上海华电崇明绿华44MW渔光旅光伏发电项目在华星村开工。项目结合绿华旅游特色,通过对鱼塘进行改造,实现“水上光伏,水下养殖”的渔光互补发电,占地面积1263亩,建设规模44MW。建成后,将实现年平均上网电量约4653.03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万吨,相当于每年在崇明岛植树2600棵。“渔光旅”建成后,市民朋友还可以来此参观,一举多得。

  未来,绿华将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崇明清水蟹和生猪生态养殖的示范和标杆,持续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小镇建设,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旅交融的现代高端智慧农业产业片区。

  “农文体水”多旅融合

  打造旅居康养特色小镇

  西沙湿地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

  站在堤岸,向外望去,滩涂浩瀚,近处有候鸟栖息觅食,远处江水波光粼粼,从西北蜿蜒流向东南,汇入大海。近年来,西沙湿地通过生态引鸟、植物多样性配置、水处理净化等工程,已修复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湿地生态示范区。为让游客更接近大自然,湿地内设有2公里长的木栈桥,游客们可通过栈桥徜徉于芦苇和丛林之中,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今年,绿华计划与区旅投公司、三星、庙镇等环明珠湖相关乡镇紧密合作,依托西沙、明珠湖5A级景区和西沙地区尚未开发的地下温泉资源,充分发挥绿华滨江、畔湖、林茂、果美的生态禀赋,强化农旅、文旅、体旅、水旅等多旅融合,集聚特色健康服务、运动、休闲、度假等要素,引入上海青旅、东方绿舟等相关机构,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品和康养服务供给,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康复疗养、运动休闲和旅游度假胜地,努力打造旅居康养型特色小镇。

  “春节的年夜饭,我们差不多提前一个月就订完了。”桃源水乡大酒店相关负责人郁轶欣喜地介绍,2021年酒店将借助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的契机,与正在创5A的西沙明珠湖景区联动,推出续住优惠、联票优惠、品时令崇明菜等活动。并对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暑期共建。

  1月中旬,酒店大堂正前方的景观改造已初步完工。与酒店相邻的西沙湿地公园,正在修建林间步道和塑胶跑道,计划对6.5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林地、水系、村庄、道路等核心要素以及村镇内相关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提升,强化公园与5A级景区的联动发展,将崇明西部打造成一个超大景区,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观光。

  未来,绿华还将引进更多康养机构,开发新建温泉度假型酒店,让游客们不仅愿意来过周末,更乐意住上一两周时间。在湿地,看候鸟南飞、赏日出日落;漫步于林间步道,呼吸新鲜空气;累了乏了,择一汤池,泡泡温泉,如鱼得水,好不惬意。

  传承文脉 引入时尚

  打造文化体验创意小镇

  在犹如苏式园林的西来农庄门前,有一座偏矮的仿古建筑,外面粉墙黛瓦,里面则陈列着不少旧式的农具、渔具、崇明织布机,甚至还有大红花轿、雕花木床、土砖灶台等等……隔壁的体验馆里,市民朋友还能亲手制作崇明印糕。

  “农耕文化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文脉不能断,所以,我把这些老物件收纳在一起展示给青年人看。”西来农庄总经理张鲁瀛回忆说,2004年,西来农庄初建时,前面连大马路都没有,周边全是菜地稻田。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风乡貌有了很大提升。“以前,我们招保洁员和服务员,都是本村人。现在,有人从上海市区回绿华工作。家乡大变样了,人们自然愿意回归故土。”

  在继续梳理崇明农耕文化、绿华蟹文化、橘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同时,绿华还积极引入透明工坊等新的流行时尚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新乡村艺术风景,成为城市人乡村游的体验点、打卡点。

  如今,绿华已与没顶、易元堂等专业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利用存量房屋和地块,打造艺术家中心、当代艺术公园、美术馆等。

  “吾心安处是吾乡”——南京建筑设计师章文,将绿华视为自己的“故乡”。15年前,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来到绿华做项目设计。“没想到,匆匆一瞥,绿华便印入我的心间,成为蒲公英的种子,在这生根发芽。”他甚至还记得,当年驿路的梨花橘香、当地朋友的热情呼唤。“为什么把自己设计改造的民宿取名‘晓窗悠境’?因为每每来到绿华,感受这里的田园风光、湿地生态,还有清晨的鸟语花香、白鹭飞翔,心就很安宁……”

  “这里太美了!”上海油画雕塑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周加华谈起将易元堂搬至绿华时说,未来的绿华必将是可耕可稼、可蔬可种、可渔可牧、可居可游、可品可尝的优质人文居住休闲场所。

  今年上半年,绿港当代艺术中心和沉浸式艺术公园将面向公众开放,打造乡村文创集聚区,让乡村、田园、街区富有文化气息、艺术风情。从中,市民游客既可以欣赏绿华生态绿色之美,又能领略雕塑、油画、装置、赛车等艺术魅力。

  最美庭院 一村一景

  打造乡村旅游风情小镇

  “四化”即农业品牌化、空间运动化、田园艺术化和旅游全域化。

  农业品牌化,以具有科技含量的生产方式、过得硬的产品品质、富有文化创意的包装和线上线下并举的营销,打响绿华农业品牌,让绿华农业成为旅游风景。以清水蟹为例,未来,绿华将促进水产养殖向清水蟹养殖转型,继续做强做大“宝岛蟹业”,发展“稻蟹混养”生态种养模式,提升稻米和商品蟹的安全食品品牌能级。建设上海清水蟹科研文化展示中心,发展“蟹文化”旅游产品,不断延伸清水蟹养殖产业链。2020年通过直播带货,清水蟹在线上被“秒光”,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空间运动化方面,通过设置指示牌、驿站、灯光、滨水平台等,让全镇的道路、广场、水域都能成为开展运动、举办比赛的空间,让绿华成为户外运动的胜地。行进在3A级景区绿港村的道路上,红色的塑胶步道和跑道十分亮眼,每2公里还有驿站。早在2018年,绿华就获批为“马拉松小镇”。未来,依托环岛景观大道、明珠湖、乡村公路、林荫骑道,绿华将举办专业性和群体性的马拉松、铁人等赛事,打造运动赛事旅游基地;依托明珠湖、月亮湖、宝岛蟹庄和天鹅苑的水域,建立路亚钓鱼、钓蟹等休闲垂钓旅游基地;依托南横引河宽阔河脉和明珠湖,建立赛艇、皮划艇、OP帆船、龙舟等水上运动休闲旅游基地。

  田园艺术化,指在乡村田园建艺术公园、田园画廊,让乡村田园散发艺术气息。在开阔的乡间田野,白墙红字的“花博人家接待中心”二甲传庐特别耀眼。民间传说,崇明西地有一考生应试回乡,钓螃蟹自娱自乐,有两只螃蟹因争一根芦苇受擒,正好高中二甲第一名的消息传来,由此,“二甲传胪”与“二甲缠芦”传为佳话,此处则立庐为记“二甲传庐”。

  绿华镇绿港村党总支书记史一帆介绍,为满足花博会期间游客的住宿需求,村内现已集合数栋民房进行改造,或变身“花博人家”,或打造“西沙花榭”。届时,游客赏花之余,也可在绿华的彩色水稻田,喝喝咖啡、看看雕塑,享受“诗一般的栖居”。

  旅游全域化,则是全镇通过“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和“最美庭院”“一村一景”专项计划,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绿港村结合建设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西沙乡村公园落地,新建旅游服务中心、若干个透明工坊,水陆全域打造,提升知名度,以“乡村田园气息与城市精致气质完美浸润”为格调,塑造货真价实的“崇明旅游第一村”。

  走进“最美庭院”张安家的家,院落整洁是第一印象。院内的梅花、茶花含苞待放,往里面走,小菜园、小凉亭、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年过八旬的张安家退休后喜欢养养花草。“最近天冷,我把滴水观音、红豆、多肉都收到屋里了。你看这一桌四椅,是镇里对我家的奖励,为此,我还鼓励隔壁邻居也把自家弄弄好,一起参与新评比呢!”

  宜居宜业 健康乐活

  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小镇

  一直以来,绿华都以全年龄、全覆盖为导向,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高效的商业配置为引领,努力落实落细各项惠民举措,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美好愿景。尤其,面对辖区内人口老龄化超过40%的现实,进一步做好以医疗、送餐、居家照护、机构养老为重点的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让小镇居民更无忧、更幸福。

  走进绿华镇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里间正在播放云南卫视的节目,十数名老人看得津津有味。外间,75岁的陶师傅和战友朱师傅等六七人正激烈地讨论遗产问题。

  朱师傅感慨,每天下午都来中心和老朋友聊聊天,有时看看健康报,有时下下棋。“在家太无聊了,还是和朋友们一起有意思。”

  陶师傅说,不想麻烦别人安排送餐,“现在手脚还能动,自己做也自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服务中心负责人姚晓一介绍,绿华的老人多,喜欢来中心的人也多。“除了日间照料,我们还会集中搞些活动,如何防电信诈骗、元宵猜灯谜等等。”

  如今,绿华当地卫生院已与崇明区、上海市区医院联网,实现远程医疗;为老送餐,更是服务到家,由中央厨房派送到老人手里全程保温且不超过1小时;对需要居家照顾的老人,安排志愿者结对上门关心。

  未来,绿华将建成崇明岛西部乡村振兴发展、城镇居业两宜的现代化体育休闲新市镇。即立足滨江、畔湖、果茂、田丰的生态禀赋,聚焦“运动康体、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精致化发展,打造体育休闲目的地,构建乡村振兴示范地,营造健康生活风尚地,重点打造“生态绿华、风情绿华、幸福绿华”,缔造崇明生态岛上“江风海韵”“景湖相畔”“健康乐活”“宜居宜业”的美丽传奇。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