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黑科技“加持”五棵松场馆

“腋下创可贴”是目前全球最小、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1-04-05 08:54

  原标题:黑科技“加持”五棵松场馆(主题)

  “腋下创可贴”是目前全球最小、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副题)

  防疫情

  可穿戴设备显身手

  4月3日,正在参与“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的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运营团队通过“安芯测”APP发现,这个由1000余人组成的团队中有人发烧了。发烧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医疗检查和治疗。这片不起眼的芯片,正是助力这次五棵松冬奥测试活动防疫工作的黑科技。

  左臂上为智能体温计

  据五棵松中心场馆主任陈双介绍,在疫情期间搞测试活动,精准快捷测温是保障比赛进行的重要一环。“测试活动中,仅五棵松场馆内的服务工作人员就达到1000 余人。目前我们通过‘科技冬奥’协助开发的高科技,已经做到了对我们工作人员的体温实时监测,做到有疫情及时发现,保障服务工作人员的防疫安全。”陈双说。

  这款黑科技有没有“副作用”?陈双主任说,“有”,那就是时不时地总要撸起袖子,显摆被团队称为“腋下创可贴”的智能体温计。

  这款黑科技是由北京微芯边缘计算研究院研制,被团队称为“腋下创可贴”,学名叫“可穿戴式体温计和疫情防控‘千里眼”系统’。测试的人员只需用创可贴,或皮肤贴,将智能体温计固定在腋下的皮肤上,再用手机下载“安芯测”APP,将该设备绑定,体温数据变化就会在手机页面清晰展现,并可实现自动测量、自动上报后台。

  这款智能体温计能被称为黑科技,是因为外人完全看不到体温是如何得到实时监控的。这是目前全球最小、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尺寸小和易佩戴的优势。

  据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机研究院研究员李鑫介绍,与传统体温检测方式相比,可穿戴式体温计测温精度更高,可达0.05℃;功耗更低,单次充电可供连续测温10天以上;尺寸更小。

  据介绍,目前,美国同类体温贴的检测精度为0.1℃-0.2℃,而微芯的这款可穿戴式智能体温计的检测精度达到了0.05℃,检测精度更高,具有竞争优势。

  据陈双主任介绍,五棵松中心通过对高科技产品的测试工作,已经证实可以通过前端的智能体温计搭配相关管理系统,开展远程、实时、全域性体温检测,可精准、快速、实时锁定体温异常的人群,确保为场馆运营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装上“千里眼”。

  云采访

  运动员与记者

  隔空对话无隔阂

  熟悉大型运动会的体育迷,对混合采访区不会陌生。每逢一场比赛后,总能看见运动员气喘吁吁地倚在栏杆上和通道另一侧的媒体交心。

  混合采访区和新闻发布会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里是世界媒体在赛后第一时间倾听运动员心声的地方。不过,五棵松体育中心在这次“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期间推出了“无人”混合采访区。

  几天来,北青报记者走访了承接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的多家场馆,发现各场馆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践行疫情防控。为了确保社交距离,昔日司空见惯的运动员和媒体面对面聊天的混合采访区就遭到了嫌弃。

  在国家体育馆,场馆团队搭建了亚克力透明回廊,运动员在回廊里,媒体在回廊外,双方通过架设在回廊内外的麦克风交谈。而在五棵松中心,“无人”混采区进一步阻断了双方面对面无距离交流的可能性。

  据场馆负责云转播科技的郭真介绍,通过云端平台,运动员与记者完全隔离,但又通过视频设备互联,媒体也可以第一时间拿到素材。

  这么高科技的“云混采”,在过去不可想象,因为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上传和下载,但在5G技术开始普及的今天,这些都成了5G的新应用场景。郭真表示:“远程无人混合采访包含现场混采区的运动员端、云转播平台和远端记者3个部分。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等特点,通过摄像机和显示屏等视频采集设备和展示屏幕,保证运动员和记者之间的采访实时传输。”

  此外,赛后新闻发布会也尝试通过远程方式进行。此前,北京冰球青少一队的孩子们就是通过“云发布会”接受了坐在记者工作间的记者们的采访。场馆运行团队主任陈双说:“远程新闻发布厅和远程无人混合采访都是基于云转播系统实现的,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又一种新闻采集传播创新模式。”

  在现场

  冰球运动员有了

  自己的机器人球童

  五棵松体育中心在接受“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的同时,也成为“科技冬奥”多个科技项目的测试场。在五棵松中心,冰球运动员的球包有机器人帮着拿;观众可以在手机上任选比赛视角;看到喜欢的冰球明星,可以定制只看这个球星的比赛直播。这也许就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会呈现的样子。

  在北京青年报记者此前在国家体育馆的采访中,已经接到了由机器人投递的成绩单和秩序册。在五棵松,冰球运动员们有了自己的机器人球童。据介绍,这款智能机器人采用“激光+视觉”自助避障导航策略,通过提前确定机器人的行走区域和主题路线后,能让智能机器人在场馆内自由行驶。该款机器人在测试活动中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完成冰球装备辅助搬运工作。据了解,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冬奥测试活动主场馆与训练场馆间距约为150-200米,而冰球装备重量大,搬运过程较为费力。该款智能机器人具备跟随功能,可以实现辅助搬运工作,显著降低了搬运工作强度。

  在测试活动期间,前来欣赏比赛的观众也提前感受了一把不一样的观赛体验。在比赛现场,云转播项目负责人郭真掏出自己的4G手机,演示通过扫描二维码感受互动式转播。“我这个手机不算快,但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中国联通提供的数据体验自由视角、子弹时间,对冰球比赛的全新演绎可以回看、缩放,甚至旋转比赛中的精彩瞬间,享受360度的比赛场景。”

  北青报记者看到,环绕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为冰球比赛搭建的透明亚克力护墙外侧是好几组U形轨道,轨道上间隔几米安装了十几台到几十台不同品牌的摄像头。据了解,这是多个项目团队搭建的转播设备。

  由一家国内公司和联合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的“自由视角”技术,通过在比赛场地周边部署一组摄像机,同步拍摄不同角度的运动视频,实现观众可以不受位置限制,自由选择观看视角欣赏比赛的最佳效果。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张静波介绍,该技术还可实现精彩比赛瞬间的“凝固时间”、“运动轨迹,跟踪展示”、“运动数据可视化”等特效功能。

  看比赛

  测试“加压”

  五棵松中心邀来千名观众

  4月4日,五棵松中心“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第一次迎来大批观众。超过千名观众都从五棵松西侧8号入口进场,让场馆安检团队感受到了压力。

  这压力正是北京冬奥冰上测试活动的一部分。五棵松中心运营团队邀请来1000名观众,模仿北京冬奥会赛期大量观众入场的场景,帮助场馆进行“压力”测试。

  尽管4日的比赛要在下午4时40分开赛,场馆团队在中午时分已经开始为迎接观众做准备。在观众入口处,防疫人员开始对场馆内部进行消毒;在场馆大厅为观众设立的安检处,白色帐篷已经准备就绪。下午3时,大批观众抵达,随即根据五棵松体育中心的路径指引,在广场入场口前扫健康码进入排队区,在场馆入口处接受安检,检票入场。

  随着观众们陆续进场,人们或是熟门熟路地找到现场搭设的临时商品售卖点补充能量,或是在临时冬奥上新商品售卖点选购。另一边,来自北京冰球青少一队和冰球青少二队的运动员,作为比赛的主角已经在更衣室做最后的上场准备。

  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五棵松体育馆和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将分别作为冰球项目的比赛和训练用馆。场馆主任陈双介绍:“冰球项目要求,每支球队都会携带有大量的随行装备,有的队伍还会带自己的磨刀机,因此五棵松体育中心在本次测试活动中也给参赛队安排了固定的更衣室。”

  距离开赛还有一个半小时,场馆团队的90分钟倒计时启动。陈双表示,为了在竞赛组织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团队按照高水平冰球比赛的整个流程做了倒计时方案的测试。“我们会从开赛前90分钟一直到开赛那一刻做90分钟倒计时,我们从体育展示、赛时到颁奖环节,还有物流等各个业务口全部打通,撰写了这个具体到每一秒的倒计时的脚本。”陈双表示,几天来他们通过测试活动对这套脚本进行演练,“我们按照这个脚本,在前期也是进行了多次的演练,来确保我们可以在既定的比赛时间准时开球,能一秒不差,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流程。”

  本组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褚鹏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统筹/汪浩舟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