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农村老年人享受普惠均等养老服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日前,青岛市出台《青岛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作用,聚焦农村重点老年群体需求,聚焦养老服务设施供给,聚焦养老服务质量水平提升,聚焦养老保障监管措施支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完善覆盖全体农村老年人、普惠均等、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
这是继青岛市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由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的城市后,在“破题”全国性养老难题——农村养老问题上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亟需“打破”的农村养老瓶颈
青岛是全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态势突出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4万人,老龄化率20.28%。8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8.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1%。
为适应老龄化趋势、前瞻性做好养老服务工作,青岛市用两年时间建成138个由专业养老机构运营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较之城市养老,农村养老的“瓶颈”日益明显。根据最新数据统计,青岛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率要远远高于城市,部分区域农村老龄化率甚至高达28%,农村养老需求显得更为迫切。青岛万林健康产业集团在平度市运营了2家街道级、8家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其医养事业部总院长助理邢加丽和同事们做过一个调研:在平度市崔家集镇陶家屯村,一个村子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0多位;在大泽山镇大疃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149位。“平均下来,每个行政村70岁以上的老人在70位左右。”邢加丽说,这些老人的吃饭、就医等问题,都是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
“受农村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农民养老保障不足、养老设施不健全、市场化运营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难题,一直是制约青岛市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市民政局局长王哲说,一方面是迫切的养老需求,一方面是制约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配合好,充分发挥农村熟人社区的优势,通过孝德文化、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共同“破题”。“重点为农村特困老年人、低保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失独老年人实施兜底保障,不断满足高龄老年人、留守老年人等不同类型老年人群体的集中照料和餐饮、助浴、健康指导、文娱活动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王哲表示。
补上设施、消费能力不足的短板
在这种情况下,《方案》应运而生。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介绍,《方案》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按照“统筹谋划、科学布局、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思路,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条件的镇、村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展开,最大限度实现多数农村老年人就近养老。
《方案》鼓励农村特困老年人和低保老年人入住本区(市)社会福利中心或属地镇(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推行集中供养;落实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基本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居家基本养老服务由属地镇(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建立健全联络人和定期探访制度,明确关爱服务清单,增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监护、权益维护等基本服务,确保农村留守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
根据《方案》,青岛市将优化完善镇(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2022年,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各选取两个镇作为试点,通过统筹利用闲置资源、农村幸福院转型等方式,在每个行政村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站点的建筑面积一般为350平方米。到2024年,力争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站点基本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同时,鼓励依托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嵌入医疗(如村卫生室)、残疾人服务、社会工作、军休活动、优抚对象服务等功能,市对区(市)按照服务范围和质量给予一定奖补,推动为城乡居民提供集成式便利、优质的民生保障服务。
农村老年人较城市老年人收入低,从而造成养老消费能力弱,也是制约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一个难题。为此,《方案》创新性提出发放农村养老服务消费卡的举措,加大农村重点老年人群体消费引导力度。“青岛市参照民政部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对符合相应年龄段和身体能力评估结果的老年人,发放两类农村养老服务消费卡。第一类为老年人每月在农村养老服务消费卡上缴存不低于100元时,政府为其补贴50元;第二类为老年人每月在农村养老服务消费卡上缴存不低于200元时,政府为其补贴120元。”乔先华说。
为充分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就医需求,《方案》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受益面,积极培育农村护理机构,提高服务可及性,鼓励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与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合作,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工作。
多方联动,探索青岛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与城市社区不同,农村属于典型的熟人社区,其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孝德文化可以在农村养老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此《方案》明确,发挥老年协会、志愿者等各级组织和个人的作用,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第三次分配作用,倡导慈善捐助,通过这些举措,一起打破制约农村养老的“瓶颈”。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对于熟人社区来说,执行起来更容易。青岛市自去年全面推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以来,全市注册志愿者7141人,服务老年人10438人,订单总量达到20796单,服务总时长为13086.25小时。《方案》推广使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开展农村养老互助志愿服务。每周为农村留守老年人发放4个小时的时间币,鼓励农村健康活力老年人注册成为志愿者,为本村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服务时间计入个人账户中,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回馈、激励与评价机制。同时,充分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亲情问候、心理抚慰、健康养生、智慧助老等内容开展“情暖夕阳红”爱老助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对养老服务志愿者的宣传表扬力度,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