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吴志峰:百岁离休老人,不改党员本色

来源:中工网
2021-03-10 11:05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王健 李亚伟

  3月6日,刚过百岁寿诞的吴志峰老人,应邀带着儿孙代表来到江汉油田基地发展中心荆州服务站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和大家一起学党史、忆初心、感党恩。

  当日,他和党员同志们重温革命历史,一起观看党史视频《开天辟地,中国有了共产党》,还分享了自己离休后学习和生活。

  “您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安度晚年,整天忙这忙那的,图个啥?”

  “不图啥!听党的话,跟党走,这个根本不能丢。”

  有着77年党龄的吴志峰,1979年从四川石油管理局调到江汉油田,从事劳资人事工作,直到1983年离休。

  离休后,他不改党员本色。2010年3月,吴老在所居住的社区,发起成立“老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小组”,还制定了一条原则:有利于党的事就做,不利于党的事不做不说;有利于和谐团结的事就宣传表扬,不利于团结的事就主动调解教育。

  为了丰富学习内容,吴老没少动脑筋——学文件、读报纸、编写问答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唱红歌、猜谜语、每日漫步走百步,引领老人们健康生活。

  十多年间,小区里总有一群老党员,每周聚在一起,至少学习一次。下雪天在室内学,暑热天树荫处学,大家学习劲头从没退减。直到去年,因为身体和疫情原因,学习活动才暂停下来。

  走进老人家里的小书房,一本磨旧发黄的日记簿安放桌上,扉页上写着几行小字:在幸福安度晚年时候,我要永远保持跟党走,听党的话;保持热爱石油,热爱家庭。只要头脑清醒,身体健壮,我就要一直学下去,写下去。

  老人有写日记的习惯,像这样的日记本有近百本。

  “在他心里,最牵挂的永远是党的事业和油田发展。”小儿子吴汉川动情地说。

  “汶川地震,南方特大冰雪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雅安地震……吴老曾多次为救灾、助学捐款。”江汉油田基地发展中心荆州服务站党支部书记宋军回忆。

  吴老慷慨,但他自己质朴节俭,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老房子里,家里摆放的都是老式家具。与节俭的生活相比,他更乐在精神富足。

  简朴的客厅墙面上,装裱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的五言诗表明老人心志:离休啥不求,艺海漫遨游。本色终难改,清风到白头。在二儿子吴汉朝的引导下,吴志峰老人完整地吟诵出来。

  离休后,吴老曾参加中国书法函授大学书画班、沙市老年大学文学诗词班,创作颂党诗词200多首,完成自传《我走过的路》一书。

  他还加入了荆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被聘为湖北省历史研究会研究员。30多年来,参加大小历史研究会议近百次,受邀执笔《江汉油田志》编写工作。

  “听党的话,跟党走,这个根本不能丢。”这是吴志峰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教育子女的准则。儿子吴汉川说:“我们就是在父亲这句话的教育下长大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