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最美职工 | 李国平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5-07 07:12

  【最美职工】   

  原标题:李国平坚守在不锈钢研发一线,诠释着科技创新的担当——(引题)

  “再多坚持一下,也许就能突破”(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建林 通讯员 黄传宝

  “双相不锈钢就像我的孩子。”谈起自己生产的产品,李国平有些动情,“这堆冷冰冰的钢板,在我心中是有生命、有温度的。”

  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生产现场、实验室、研讨会议室之间。20多年来,双相不锈钢从无到有再到精,李国平精心培育,用情怀和执着,诠释着一名钢铁人在科技创新中的担当。

  双相不锈钢因其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蚀性、焊接性及低成本等显著优势,逐步被市场认可。随着客户对各项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李国平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先后开发的双相、耐热、高氮等一系列资源节约型高性能不锈钢,填补了国内空白。

  近两年,天然气管线用双相钢新的技术条件比过去更加严格,李国平和团队对成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对工艺也进行了优化。经过团队不断努力,今年初,高标准的双相不锈钢满足了市场需求,还得到了客户的赞扬。

  1995年,李国平大学毕业后进入太钢四轧厂,1998年调入太钢钢研所,成为一名科研人员——参与项目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不锈钢领域。

  “我每天和师傅下去跟班,抄现场的生产记录,几乎把全部流程工艺都抄了回来。那时候对钢种不了解,每天趴在单位宿舍背钢种,着急得不行。” 李国平回忆道。

  李国平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开发用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材料。当时,这种材料对于太钢来说,还是新品种。他能参与其中,得益于自己的知识储备。

  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1999年,李国平所在的团队研发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材料成功运用到长江三峡工程中,这也是双相不锈钢复合板首次运用在水工领域。

  从此,李国平和双相不锈钢结下不解之缘。

  2007年,他参与研发的国内第一艘9000吨级双相不锈钢船板实现国产化。

  2017年,世界最大吨位4.9万吨级化学品船用钢项目中标。化学品船的特殊性对所用钢材的质量要求极为苛刻,制造难度极大。但李国平认为,困难与机遇并存,于是在技术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时这个项目质量标准要求太高,没人愿意碰,各种条件特别严格,但我们咬着牙拿下来了。”李国平对此记忆犹新,“事实上,有些事情也许就取决于坚持,你再多坚持一下,也许真的就能突破了。”事实证明,通过该项目带动了其他产品的质量升级和管理提升。

  从不锈钢复合板到双相、耐热、高氮等特种不锈钢,李国平20年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不锈钢多品种研发和工艺技术研究一线,先后开发出一系列资源节约型、高性能的不锈钢新品种,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取代进口,满足了我国水利工程、石油化工、海水淡化、造船等多行业的需求。

  李国平认为,创新本身就是从无到有。“有些品种国内没有,我们就要把它国产化。搞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就是本职工作。”

  今年,李国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说,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决心。“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要以更高更新的标准要求自己。”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