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许洪周:扎根乡村小学廿六载 办果园补贴经费
南方日报记者 林露
对湛江廉江青平镇坡禾地小学校长许洪周而言,暑假的到来并非一件好事。学年的结束,意味着2名支教老师的离开,连日来,他一直在为新老师的招募发愁。
1992年,为了解决方圆5公里内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坡禾地及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开始集资筹建了坡禾地小学。办学至今,共有1000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
今年55岁的许洪周不仅是这所民办小学二十多年的老校长,也是青平镇丰源红橙合作社党支部书记。1991年,许洪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30年后,他获评“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6载春夏秋冬,他将青春挥洒在三尺讲台上,用小小的身躯为山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求学追梦的蓝天。
许洪周正在办公。 受访者供图
希望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每个教学日凌晨6时,许洪周总是准时打开校门,迎接学生们的到来。拿着哨子、钥匙和工具,许洪周在学校里转悠,督促学生打扫卫生,有时则干脆自己动起手来。
每天晚上,许洪周总要把校园检查一遍,才能安心睡下。为了更好地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他以校为家,常住学校,连春节也不例外。
许洪周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林果系果树专业,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小时候,许洪周在几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一天要来回跑上好几趟,深知其中的不易。
1995年,从国营农场离职的许洪周毅然来到坡禾地小学,他清楚教育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希望自己能够做点什么。由于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突出,次年,许洪周被聘为学校校长。学校离家近,孩子们也更愿意上学。90年代中期,坡禾地小学便实现了让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能上学的愿景。“这在当时来说,还挺了不起的。”许洪周话语中带着几分腼腆和自豪。
26年来,学校的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许洪周却一直坚守至今。2008年,教育政策的改革让许洪周有机会进入事业编制。他也曾想过离开坡禾地小学,最终却因为牵挂学生而留下来:“自己拍拍屁股走了,学生们怎么办?学校肯定办不下去了。情感的投入是无价的,对一项工作投入以后,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目前,坡禾地小学在读学生187名,执教老师7名。尽管教学条件比不上大城市,但学校老师和学生很争气,教学成绩一直位居青平镇前列。这些年来,还有不少学子从这里走出,考上中山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名校。
竭尽所能补贴教育经费缺口
坡禾地小学里有一畦小小的菜地,由老师轮流打理。这里种出来的菜,是学校师生餐桌上的美味。许洪周介绍,这些学生住得比较远,学校统一为他们安排午饭,这是“小菜园解决了大问题”。
坡禾地小学的服务对象几乎都是山村的留守儿童,学校运作全靠生均公用经费的财政补贴。最让许洪周操心的是老师的聘请和工资问题:“工资水平低,无法按时发放时有发生,因此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
为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许洪周费尽了心思。早在2010年,他便背着妻子,偷偷把廉江市区的一套房子卖掉,把钱填补到了学校的瓦房改造工程中。这件事在坡禾地村早已人尽皆知。而令村民肃然起敬的,还有许洪周和果树的故事。果树专业出身的许洪周,在办学的同时,还开垦了一个生态果园,浇水施肥、修剪整形,均由自己操刀。
2017年,许洪周当选青平镇丰源红橙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他将党支部的驻地设在坡禾地小学,激励不少农村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鼓励外出青年返乡种果务业,做一名“新农人”。
教学之余,许洪周还积极推广有机栽培种植技术,分享种植方法,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民技术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而许洪周却把自家果园的大部分收入用于补贴学校的支出。
坡禾地小学开办的那一年,许洪周的母亲说:“能在村里办一个学校,砸锅卖铁也要办。”而对许洪周而言,既然办了学校,砸锅卖铁也要办下去。目前,许洪周正积极申请深圳市汇心承爱慈善基金会的支持,新的一批支教老师,或许将在两个月后如期而至。
话初心
“做人老老实实、坦坦荡荡,只要一直坚持,就能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