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华学子的乡野实践,让一座小山村改变了模样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朱旭东
天气时晴时雨,唯一不变的是闷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学生乌家宁和13位学弟学妹们,不辞辛劳地在高岗村周边的山林田埂间穿行。他们要抓紧在高岗村暑期实践的宝贵时间,尽快完成“中国乡村建设调查”的部分问卷调查。
高岗自然村隶属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茅山村,户籍人口138人,39户人家,村庄周边耕地、林田、水塘环绕。在没被外界关注之前,“空心化”严重的高岗村,只剩下约50人留守,三分之一的房屋空置。
2018年底,清华大学和高淳区在高岗村共建江苏省首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高岗村因此成为一批批清华学子了解社会、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而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高岗村,也完成了蜕变,成了“网红村”。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学生在高淳开展入户调研。受访者供图
不仅仅是一次“暑假实践”
“对我们而言,短期在高岗村停留肯定是一次暑假实践,但借此我们可以做很多事。”乌家宁说,参加由清华学子设计并改造的高岗村开村仪式,是此次暑假实践的重要程序,他们的实践重心,则是“中国乡村建设调查”。
参加开村仪式、开展问卷调查,都是想将高岗村建设成校地合作的长期平台,为更多学弟学妹们打好基础。“我们能给高岗村带来什么?能给乡村振兴带来什么?我们边实践、边思考。”多次来高岗村,乌家宁与不少村民都很熟了,尤其是村头的“春花大姐”。“她想把自家的平房改造成农家乐。我和师弟师妹们,一下子给她提供了十多个方案,包括水电施工图等,现在,就看村里统一规划了。”
“春花姐家的包子特别好吃,她经常‘投喂’我们。或许,包子会成为她的特色产品。”2019级学生王文达,是此次暑假实践队的队长。他也不是第一次到高岗村了,地方政府和村民一直对清华学子寄予厚望,让他们不敢懈怠。“高岗村没什么特色,当地希望我们能给他们提供发展思路,尤其是设计规划适合年轻人的产品。”
王文达说,这几天他们在高岗村周边进行的“中国乡村建设调查”,核心模块涉及就业、土地、住房、乡村建设、城乡关系、文化习俗等,附加模块涉及村民的日常生活、网络生活、健康养老等。王文达关心的,是了解村民们使用的数字终端,聚焦乡村的数字经济。
“这种田野调查实践,在学校里是根本没法想象,也是没法实现的。”2018级的梁爽说,根据航拍或卫星图片,他们先对每户人家进行编号,再随机抽样。“问卷内容,包括怎么和村民聊天,调查前都要精心设计好。”
这些天,他们两人一组,按照抽样结果冒着酷暑在高岗及周边村庄敲门调研。“很多人知道我们在高岗,但对具体村民而言,我们还是陌生人,吃闭门羹被拒绝总是难免的。更麻烦的是,外人很难听懂高淳的方言,沟通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这种自由开放的田野调查中,学生们发现目前建设成的高岗新村,也有村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村民看不习惯大片绿地,认为绿地中看不中用,不如种菜。比如,村里原本是清一色的平坦水泥地,现在有些路段用石子嵌成各种花纹,好看是好看了,老人走路却不方便了……
“这样的改造,是不是太过城市化了?是不是限制了村民的活动空间?村民们在乡村振兴中,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将来留在村里的,到底是村民,还是市民?……”这些,都在乌家宁等人心里,留下了疑惑。
一茬茬“大师兄”
乌家宁已经是第五次来高岗村了,是学弟学妹们理所当然的“大师兄”。2019年,他第一次来高岗,则是跟着他的“大师兄”们一起来的,参加“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启动仪式。他们要把一栋破旧民房,改造成具备办公、培训、会议、展览等综合性功能的场所。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2013年开始的社会实践项目,在全国不同地区针对性布点,设计改造闲置房屋,与地方政府共建实体工作站,组织青年学生驻点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
韩芳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就对乡村振兴工作站有一定了解。到高淳工作后,她慢慢喜欢上了这座城市。经过深思熟虑,2018年4月正式写信到区长信箱,把为什么做乡村振兴工作站,怎么做,以及其他地方的建设情况,做了尽量详细的介绍。
她的信很快就有了回应。高淳区政府办工作人员给她打来电话,希望进一步了解情况。
双方都有合作的需要,工作站的建设很快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当年7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组织“乡村振兴”实践支队全体成员赴高淳漆桥街道、东坝街道等地开展现场踏勘,最终确定高岗村为“乡村振兴工作站”场地。
2018年12月,双方正式签署“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共建协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表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吸引人来吃几顿农家乐,而是要有真正的内涵,让人留下来,引入新村民,带动更多的城市文化融入到乡村。
一个原本早已不堪的高岗村,因此“结识”了一批又一批清华学子。3年多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清华学子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山野小村采风、调研、传播“花粉”,希望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改变这一没落的小山村。
曾经没落的小山村
“原来这边空心化现象严重,部分村民搬到集镇上去住了,很多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造成大批农房闲置,农地抛荒问题突出。”高淳区建发集团总经理田密说,中国东部片区的农村空心化不同于中西部,这也是清华大学选中高岗村建设江苏省第一家乡村工作站的重要原因。
2018年,抓住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机遇,高淳因地制宜对高岗村开展闲置农房收储租赁,引入国资平台高淳建发集团,从村民手中租赁20幢房屋,总计盘活2966平方米闲置农房,同时对17.3亩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入市交易,总成交价超1200万元。通过注入政府资本、国有资本,撬动集体资本、引进市场资本,有效解决了乡村发展的资金难题。
“高岗村的天赋资源并不好,我们为什么选中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96级校友张海龙是工作站的指导老师,也是高岗村“96耕读公社运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说,正是因为高岗村的特色不明显,改造起来比较方便。“这对其他没有特色的乡村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淳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慢城”,高岗村地处慢城核心区的门户。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高岗村别无特色。如何给它注入活力,成为张海龙和他的学弟学妹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乡村振兴高淳工作站的成立,不仅唤醒了农村沉睡资源,也撬动了清华大学“智囊团”和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向高岗村汇聚。“只要有一群有能力的人愿意投入,就会产生远超天生资源禀赋的能量。”张海龙笑着说,“高岗村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短期内必然能集聚大量资源。”聚集资源的前提是,清华学子必须先行一步,用他们的智慧,对高岗村进行“重构”。
2018年12月以来,已有1000人次10余所国内外高校学生在高岗村开展20余批次的实践活动,形成超过5万字的实践成果。原先村民闲置且损坏严重的房屋,通过学生的社会调研分析,改造成为了具备办公、培训、会议、展览等综合性功能的空间,不仅是师生假期实践的现场教室,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经过详细研究和前期规划后,着力优化村庄格局,将道路、停车场等交通空间,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以及廊院、住宅等私密空间融合打造成花卉观赏区、农耕体验区、农田演艺区等6大功能区。
为了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一茬茬清华学子用他们的理想和高岗村的现实不断碰撞,成功“催生”诸多成果,使高岗村一时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7月17日,清华大学和高淳区政府特意为高岗村举行开村仪式,因为今日之高岗,已非昨日之高岗。
开村仪式之前,高岗村已悄然“出圈”——大批摄影爱好者、建筑发烧友、游客慕名而来,近距离欣赏拍摄景观建筑,路边常常停满了私家车;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接踵而至,民宿预约已经排到9月……
这些热闹,对于年轻的清华学子,未必代表了什么。随老师过来参加开村仪式,也仅仅是一个仪式。他们内心,自有乾坤。即使调查问卷做完,他们还有大量的案头工作要做。
不敢说清华学子启动的“中国乡村建设调查”就能成就第二本《江村经济》,但他们以《江村经济》为榜样、致敬费孝通的举动,已经难能可贵。他们在用心触摸大地,用实际行动实践乡村振兴。
多次来到高岗村的王文达还有其他收获——村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让他颠覆了在学校里“闭门造车”式的构想。“聚焦乡村的现实问题、具体问题,不断给我们启发,让我们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