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疫”线志愿者:变身“大白”守护你

来源:中工网
2022-03-25 17:44

  近日,全国多地正在遭遇本土疫情的“倒春寒”,不少城市被迫按下了“暂停键”。2022年3月13日19点28分,深圳卫健委发布通告: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市餐饮暂停堂食;各企事业单位居家办公;室内密闭场所活动一律暂停。

  疫情来势汹汹,面对社区和医护人员极度短缺的情况,中建科工深圳公司127名职工挺身而出,火速支援深圳南山、宝安、福田等多地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之下,普通人在做不平凡的事。他们中,有人步履不停,化身“疫”线“货拉拉”;有人走街串巷,举起小喇叭,化身扫楼“突击队”;有人坚守阵地,化身战疫“清道夫”。他们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奋战,他们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我不辛苦,因为我们身后是2000万深圳市民”

  随着深圳天气逐渐转热,防护服好似“移动蒸箱”,穿上1分钟开始出汗,5分钟后背就被浸湿,还要提物资、爬楼等,更是难熬。

  根据安排,裴扬跟随团队57名同伴前往向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分别为社区里203栋楼的2154户住户提供上门服务。城中村人员密度大,楼栋老旧,上下楼全靠人力,最高要爬7层。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简单的爬楼也变得非常困难,每次爬上去的时候,裴扬都要双手扶膝喘一会,一粒粒汗珠顺着脊椎和大腿往下流,最后在鞋子里形成“积水”。

  “虽然这样的日子很难熬,很痛苦,但医护人员更辛苦,每一个志愿者都在与2000万深圳市民一同奋战,从来没有想过撤退。”裴扬如是说。

  “不累是假的,但要对得起这身防护服”

  “请大家排好队,打开粤核酸,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佩戴好口罩,不要聚集扎推。”这是陈威年在维持检测秩序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陈威年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民核酸检测。为了尽可能多地完成核酸采样,加上想减少物资消耗,陈威年身着防护服,顶着烈日,不吃不喝,汗水顺着皮肤纹理流进眼睛里却不能擦拭,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压抑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但陈威年每天一站至少就是四个小时。他说:“不累是假的,但要对得起这身防护服,要担得起这份责任。”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是湿透的衣衫,模糊的护目镜下是深深浅浅的压痕……工作时间再长,工作强度再大,像陈威年一样的志愿者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终于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长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艰苦。”

  “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您好,午餐放这了,可以出来领取了。”上午11时30分,身穿防护服的“外卖小哥”黄建文准时将午餐放在隔离观察对象门口的椅子上,并敲门提醒取餐。

  来自中建科工深圳公司的黄建文是一名“志愿老兵”,大学期间,他便常年跟随学校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看到公司群里的抗“疫”征集令,黄建文没有犹豫,立即加入其中,主要负责给隔离观察的住户送物资、送快递。

  “弯腰-深蹲-起身”,黄建文一天要重复600多次。一天下来手臂麻木、身体僵直,防护手套里的双手也被汗水泡得发胀发白。黄建文说:“一天下来,精力耗尽,躺在床上连话都不想说,但每次看到大家房门上贴的一句句暖心话语,总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你守护‘黄区’,我守护你”

  “我有过专业的疫情防控培训经验,防护意识强,能够保护好自己,我有决心、有能力做好本次疫情支援!”卢庆说。在武汉、百色、深圳抗“疫”战场上,都留有卢家人的足迹。“这几年家人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上,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算是有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家人,相隔千里,各守一方。志愿服务开始之前,卢庆就解锁了“唐僧”模式。“手套要戴两层,里面的用胶带缠好,尽量不要接触皮肤……”“扫楼时不要接触居民,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脱防护服时耳畔又传来他的嘱咐,“你怎么头套都还没脱!”“手机消毒了吗?”“换完赶紧出去!”“哎呀!不要离垃圾桶那么近!”在卢庆的持续输出下,志愿者们的防护意识也明显增强了。

  他们看过黎明破晓的鱼肚白,望过落日余晖的夕阳红,与楼宇间隙的方寸星空不期而遇。口罩遮住了他们的面庞,但遮不住的是他们坚毅的眼神和初心。

  致敬!最美志愿者!(杨家欣)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