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如期碳达峰:不是“齐步走”,科学行动才是关键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21-09-10 15:46

  原标题:如期碳达峰:不是“齐步走”,科学行动才是关键

  “科学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规律”“各行各业要科学研判形势,基础好的要先行一步”……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近日举办的碳达峰专项暨“碳达峰政策与行动研究”座谈会上,“科学”一词被与会专家学者高频提及。

低碳与致富互促共进 近年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公司大力推动“农光互补”项目,电站在发电的同时,高支架下的土地可用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图为当地村民在仙水窝光伏电站采摘红菜苔。新华社

  今年上半年,全国节能形势难言乐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显示,全国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我国距离碳达峰还有不到10年时间,“十四五”时期是关键期、窗口期。如何科学领会中央精神、科学研判节能形势、科学制定减碳目标,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观点。

  “一盘棋”绝非“齐步走”

  座谈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央提出的“全国一盘棋”要求。

  “碳达峰绝不是‘齐步走’,相对条件好的、基础好的地区要先行一步,且要把先行一步当成机遇而不是负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认为,“一盘棋”绝非“齐步走”,达峰理应有先有后。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表示,应该进一步鼓励引导更多省份提前达峰,“谁提前达峰谁是英雄,不能大伙都耗着,能提前的也不提前了。”周大地还生动地把全国碳达峰比作“打硬仗”:“仗要一仗一仗打,达峰也要按部就班。从技术上、理论上、实践上都不应该采取同时达峰的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领域,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药’也要对症下。”对此,他建议出台引导性和激励性政策,鼓励更多地区和行业作出示范引领,率先转型、带头达峰。

  潘家华也提出了相近的建议,他还注意到了与“先行一步”相伴相生的巨大压力。“人们往往担心枪打出头鸟,出于惰性、惯性和担忧心理,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这种担忧,他提出,可以搞一些试点,设标杆、拿方案、让事实说话,也让其他地区消除顾虑、找准方向。

  除了各地区达峰要有先有后,潘家华还认为,“全国一盘棋”的要求也意味着行业的减碳要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各路神仙”都上演的情形是好的,但不能因此弱化对化石能源的重视。“必须要聚焦化石能源,分清轻重缓急,且对化石能源的控制要有一个时间表,给市场投资商、给地方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同时,聚焦化石能源不是说其他的不做,而是其他事项作为辅助。”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也提到了相关行业的结构性引领问题,他认为在能源结构、交通运输、建筑领域等方面应提出结构性指标。“优先领域的设置、引领性目标的提出,具有战略引领的作用,而具体的量不一定需要特别清楚。”

  达峰是个系统工程

  潘家华观察到,当前市场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双重焦虑”的状态:一方面,不确定化石能源何去何从;另一方面,在上半年节能形势不尽乐观的背景下,对实现降碳目标存在压力。对于这种现象,他认为,波动性、反复性很正常,只要明确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没必要放大焦虑。

  而明确的方向和定力源自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科学认识。潘家华强调,碳中和是一个过程性动作,“方向明确后是需要加速度,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王毅对该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系统方案,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结合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深刻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规律与内在逻辑,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变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没有脱钩,人均能源消耗增长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所依靠的能源是化石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同时,对“双碳”的基本概念也要有清醒认识,比如达峰的峰值概念并非一个刚性指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周宏春从学科角度分析,能源革命是一个中长期战略,此过程中机会与挑战并存,压力要变成动力。周宏春同时提到了创新的系统性问题,“创新是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观念、理论、制度、文化等的配套创新,尤其是制度设计要跟上。”他认为,不能用昨天的经验判断明天的未来。

  谁“拍脑袋”谁负责

  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点名当前减碳工作中有所“跑偏”的表现,包括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对于运动式“减碳”倾向,与会专家学者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潘家华认为,运动式“减碳”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层层加码的制度惯性,一些地方官员做不到实事求是,在层层传递中盲目放大目标、没有科学根据地加码。

  “一些地方的行政性思维过强,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均让位于行政性。没把系统思路理顺清、没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涉及的各方面因素考虑好,就‘拍脑袋’、喊口号、下命令。”潘家华说,“要纠正‘空喊口号、没有行动’的现象,就要让‘口号’与责任并重,谁‘拍脑袋’、喊口号,谁就必须要担责。”

  除了地方官员的个人能力问题,如政绩观责任观不够正确、不能全面理解中央决策和相关概念等原因,王毅还从宏观层面补充道,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仍有提升空间。“首先是依法治理体系有待深化,政策出台后相应法律依据也应加快推动;同时,制定政策时应当更加充分地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只有与科学家、企业等众多相关方深入对话对接,才能真正落地、落实中央的政策。”王毅说。

  除了点名运动式“减碳”之外,近日,中央层面对“两高”项目治理再度升级。8月26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要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在上半年相对严峻的节能形势下,如何在拿出强有力政策举措,对症下药、精准开方,坚决刹住部分地区能耗猛增势头的同时,又做到科学节能、精准节能、依法节能,杜绝“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科学”的重要性正在进一步凸显。(甄敬怡)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