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36位大师61幅真迹来京展出

莫奈等人画作呈现诺曼底光影世界

来源:北京日报
2021-07-19 08:15

  原标题:36位大师61幅真迹来京展出(主题)

  莫奈等人画作呈现诺曼底光影世界(副题)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洋)法国诺曼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300万盟军渡过英吉利海峡的战略转折之地,也是见证了印象派诞生的艺术胜地。一个专门呈现诺曼底风光与人文的画展“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近日登陆中华世纪坛。作为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的收官之作,它以莫奈、库尔贝、柯罗等36位画家、61幅真迹的庞大阵容,让人们看到了许多首次来华的罕见作品,并从中了解到印象派诞生前后120年间西方绘画观念的变化。

  诺曼底距离巴黎并不远,19世纪,伴随着火车的普及和管状颜料的诞生,走出巴黎来到诺曼底创作成为许多画家的选择。当越来越多艺术家来到诺曼底,真正面对大海、沙滩、港口、果园和树篱时,尊重自然、重视光影等艺术观也反映在作品中。此次展览分为大师的风景、光影的圣地两部分,使观者能清晰把握1825年至1945年这120年间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

  诺曼底因其雪白海岸而被誉为“法国第一海岸”,白色的白垩岩、雄伟的象鼻山和奇特的针峰是其三大标志性景观,也是此次展览中出镜率最高的景观。莫奈大约创作于1883年的作品《埃特勒塔》就将这三大景观融于一幅画作中。作品中,人们很难辨认出象鼻山白垩岩的白色。莫奈似乎颇为焦急地用丰富而短促的笔触,画出了特定时间内日光在岩石上营造出的斑驳色彩。这幅画作也是此次展览的镇展之作。

  工业社会带给自然风景的变化也反映在画作中,出现在此次展览海报中的作品——杜布尔大约创作于1862年的《翁弗勒尔,拉蒂耶海滩》就是一例。宽阔平坦的海岸上停着几艘三角帆船,两名背着篓筐的渔夫正向画外走来。到了1909年拉姆创作《大茅草屋》时,夕阳中破旧的茅草屋已经带上了回不去的乡愁的味道。

  61幅画作的创作时间跨度,既见证了西方艺术进一步褪去神性变得更加通俗和现实的历程,也记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艺术家格外珍视平静生活的心态。对普通人的展现频繁出现在画作中,马奈笔下《诺曼底渔船船长肖像》,杜布尔《在翁弗勒海滩上拾牡蛎的妇女》《卖鱼的妇女》等都让普通劳动者成为画作的主角,画面中的他们并不高大或美丽,更多呈现出的是普通人生活工作中的真实,让人感到既熟悉又亲切。

  本次展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北京文泽时代、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北邮联合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诺曼底绘画协会、法国多维尔方济各会博物馆等支持。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