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养老该如何加强?

来源:农民日报
2021-11-03 11:06

  原标题: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养老该如何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地调研时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农村养老问题,既涉及农民个人和家庭幸福,又关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甚至影响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和谐稳定。在共同富裕的背景和要求下,农村养老问题迫切需要引起关注。

  毫无疑问,农村养老问题是当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突出短板。新时代,在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之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使亿万农民实现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使农村与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步,农村老龄工作、农民养老问题愈显紧要和迫切。因此,立足新发展格局,系统、全面、统筹谋划农村老龄工作更显重要,必须着眼国家发展大局、全局统筹思考谋划。农村老龄工作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的地位是什么?就是各级“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中,在把握新发展理论时,是否体现了“以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老龄工作思维观念;在着眼新发展阶段时,是否科学准确研判了广大农村现状、亿万农民的老年生活现实;在立足新发展格局时,是否预设了与城市居民同步的农民养老生活保障。一句话,在国家发展“大盘子”中、在各地方区域发展中,把农民老年期的生活保障系统、全面、前瞻性地同步规划和布局。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农村老龄工作、养老工作的发展制约因素多,任务艰巨。因此,既要立足长远谋划,又要着眼解决当前现实紧迫的问题;既注重输血、输入性的支撑帮扶,又要充分调动县乡,甚至是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共同发力。首先是搞好统筹的问题。由于农村老龄工作缺乏必要的领导力量、专职人员和实现机制,因此农村老龄工作,必须融合于“大农业、大农村”工作中落实,就是在全面落实加强农村建设系列任务中推动老龄工作的落实,在全面促进农村面貌变化中推动农村养老工作的实现。只有解决好领导和落实机制,才能使工作落地,才能避免“短流”和“突击”现象。其次是调动合力问题。加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在社区基础上,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由前者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由后者提供专业化的、个性化的服务,再就是发挥老年协会在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突出功能合力,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最后是加大公共投入问题。除少部分东部发达地区外,目前很多农村集体力量弱、老龄化重,部分农村靠自身改变面貌比较难。因此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必须参照国家发布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区别区域发展现状和条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和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投入。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差距大,必须因地制宜推动发展。

  一是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农村从现象看存在实际老龄化程度高、基本养老金保障低、看病就医难等问题,但深层原因是农民物质生活来源艰难、农民观念和劳动技能与当下和未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等相关,从而造成农民的稳定感、归宿感和期望值减低,进而引发养老等保障担忧。因此,农村老龄工作必须从造成以上农村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破解。

  二是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养老的传统模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弘扬该传统并有所创新。家庭养老是农村地区养老的传统方式,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受到空前挑战。但无论从农村老人的现实需求还是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看,都需要把农村家庭养老放在重要的地位看待,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注意当前农村家庭结构和劳动分工的变化,加强家庭外因素的帮扶作用。

  三是紧抓“农味、乡土”做文章。传统中国社会的养老以农村为主,不仅农民都在农村养老,不少生活在城市的人也会回乡养老。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悠久的国家,漫长的农业社会积淀了丰厚的农业农村文明和资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农村的短板,换个角度也是优势和资源。我国农村老龄工作、乡村振兴应当重视以农业文明、农事体验、乡土文化、民俗民风、农耕文明等资源和市场的开发、弘扬和再提升、再塑造,充分挖掘自然、绿色、生态的农村特有乡土要素,吸引更多城里人到农村体验养老,吸引更多本籍人回原籍创业、开发健康养老事业,使农村经济社会、公共服务和乡风民俗得到改善和提高,使乡村更具农村味、乡土味,使亿万农民在创新乡土文明、乡野文化中,不离乡土、不离乡愁、不离乡村中实现美好养老生活。

  (王深远,作者单位:中国老龄科研中心)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