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不要被“加速主义”套路了

来源:环球时报
2022-01-25 10:32

  原标题:不要被“加速主义”套路了

  上周,在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一个赛场边,一名球迷对美国西北大学亚裔学生做出“眯眯眼”等侮辱性动作。显然,这类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去年底陈漫拍摄的亚裔模特照片引起广泛争议的事件,也是典型一例。

  过去,我们在文化上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即便遭遇到种种不公也只是徒有愤怒却不知如何表达。然而在本世纪20年代,这一状况开始出现系统性的翻转,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跃升,全社会开始日渐平视世界有着密切关系。

  自“黄祸论”及其背后的“人种论”文明观伊始,西方世界这种文化上的轻视态度由来已久。尤其是二战期间对日本宣战包括战后接管日本,美国更是开始系统地建构针对黄种人的文化等级体系。长期以来,美国片面地强调日本的部分美学经验,通过对黄种人进行固化想象,在感性、审美等领域设置精微的文化区隔,借此将自身安置在文化话语权的上游,并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有利于其各方面利益的感性、审美等领域的文化潜规则。这当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文化艺术问题,二战后世界艺术之都从巴黎逐渐转移到纽约,其中美国的金融资本起到举足轻重的幕后作用,所谓的文化软实力就隐藏在感性、审美等看似人畜无害的文化艺术背后。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文化等级体系通过金融、教育等领域的长期故意安排被进一步固化。

  总之,美国掌握了感性、审美等领域的文化话语权,是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一整套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围绕“眯眯眼”的相关争议,就是我国社会文化心理、集体情绪等反弹的自然体现。这肯定不是坏事,但我们应以平视的心态看待相关争议,避免将矛头集中在具体的现象和具体的个人,因为事实一再证明,在很多争议背后都有着敌对势力的蓄意操纵。

  真正需要正视的是,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西方在过去至少一个多世纪以来,以隐藏在感性、审美等领域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来影响和左右我们的情绪与认知,以及我们该如何超越他们精心设置和维护的文化等级体系。激烈的反对、否定和对抗,并不会从中简单挣脱。我们要更深入了解西方世界的各种规则和潜规则,例如从西方高校、科研机构的考评标准,到艺术展览、艺术拍卖背后的艺术金融杠杆等“看不见的手”。构建具有更客观标准的感性、审美等文化艺术话语,这本身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道货真价实的检验关口。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近年来敌对势力在网络上有意识地利用“加速主义”的意识形态新策略对我国发起舆论攻势。这些人会刻意将诸如“眯眯眼”等关于中国的负面言论或谣言传播到国内网络,通过各种手段煽动不明真相网民的爱国情绪。更加值得警惕的是,他们会故意激起少数被蒙蔽的青少年网民发出过激言论,并从中截取符合他们预期的一些过激言论再向国外传播,由此达到内外挑拨、反复发酵的卑鄙目的,既激化了国内的群体性情绪,又反向助力海外的反华、排华舆论。

  所以,我们更要着眼于我国国家利益与当前世界形势的当代历史结构,切不可让敌对势力的“加速主义”及其变种阴谋得逞。同时,我们还需保持平视世界的心态,因为这将引领我们走进更为宽广的时代纵深。(孙佳山,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