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运用大数据 可以更智慧

来源:人民日报
2022-09-14 15:05

原标题:运用大数据 可以更智慧

朋友最近在电商平台选购了榨汁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谁想此后,只要打开该平台,推荐页面总是重复出现榨汁机、电饭煲。朋友感慨:“这些又不是快消品,买后不会很快再下单了,感觉智能经济不智能,大数据‘有点傻’。”

这其实是不少消费者网购时的经历,有时甚至点击了“不感兴趣”,大数据依然会重复推荐。如果是纸巾、洗衣液等快速消费品,短期可能仍有复购需求,可以提升消费者黏性;但对于已经购买的榨汁机、电饭煲、桌凳等耐用品,大多消费者并不会再点开,形成不了新需求。这种推荐也就成了一种无效供给。

近年来,我国网上零售市场保持较好增势,线上消费需求持续释放。2021年全国网购替代率为81.2%,连续7年上升。作为电商平台上的重要生产要素,大数据可以快速匹配供需两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例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往往难以抉择。通过大数据算法,查看相似推荐,可以快速比对同类产品在品牌、价格、性能等方面的差异,从而选择最心仪的那一款。

换言之,大数据为供需牵线搭桥可以更智慧。

对于消费者而言,相比推荐购买过的同类产品,互补关联产品可能更贴近需求。例如购买了拍立得可以推荐相纸,购买了手机可以推荐手机壳,购买了咖啡机可以推荐咖啡豆,既能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能为平台吸引更多的有效流量。

对于生产者而言,大数据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制造企业通过对消费群体偏好的大数据观察,推出符合其真实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老字号品牌海鸥针对年轻群体启用运动风格,融入镀黑、夜视、镂空等元素打造的“潮表”,受到市场欢迎。有服装企业借助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批量化、标准化转向精细化、柔性化生产,消费者可以选择喜欢的布料、颜色和款式,一键连接到工厂生产线,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5%,交货期从原来的二三十天缩短至10天。相比单个生产企业,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扎根的消费互联网,拥有更为庞大的用户规模、多维度的消费数据。如果这些平台能够与生产企业、工业互联网进行对接融合,并提供更有效率的大数据服务,将助力生产企业发掘更多市场机遇,实现效率变革。

在数据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海量的消费大数据好比矿石资源,只有经过充分挖掘,才能从矿石中提炼出黄金。利用好人工智能等技术“利剑”,充分挖掘大数据“富矿”,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我们完全有能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中国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丁怡婷)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