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可能是心理问题

来源:羊城晚报
2023-02-07 13:27

原标题: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可能是心理问题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

康康(化名)10岁,今年读四年级,近一个月来,他十分沉迷于手机游戏,学习兴趣明显降低,在家也是沉默寡言,妈妈发现他晚上睡不着,竟然还失眠,整个人闷闷不乐、撒谎……产生一系列让家长意外的行为。

康康妈妈跟孩子谈话后,实施了没收手机、设立惩罚或奖励等各种办法,但是康康的异常行为仍未改善。这让康康妈妈很焦虑。

通过绘画的方式 心理治疗师进入孩子内心世界

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康与妈妈一起进行心理咨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心理治疗师刘慧娟说,我们通过让康康绘画的方式,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在他的画作中,有个机器人想通过打怪证明自己有能力保护世界,但却遭到了隐者、机器人或者坏人的打压。他的画作反映了他与妈妈的相处模式。”

原来,妈妈用管理企业员工的方式管教他,要求高,将他的生活学习安排得像工作日程表,不许出错。妈妈只关注到他抗拒的行为,而忽视了他的承受能力。久而久之,他关闭了与妈妈交流的窗户,只能通过画画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的愤怒与对抗。而康康的行为问题正是个人情绪、内心冲突被压抑的表现。

家长容易将自身的情绪、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家长最容易留意到孩子的行为问题:厌学、撒谎、沉默、过度使用手机等问题。为什么行为问题最容易被看见?刘慧娟说,首先,孩子表达方式尚未成熟,只能通过“对抗”“吵闹”“沉默”“指责”“哭泣”“失眠”“厌学”“沉迷网络”“攻击”“不合群”“暴饮暴食”“坐立不安”等行为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

其次,孩子的行为问题对家长形成干扰。一方面是干扰家长的工作或生活等(比如需要浪费时间去监督孩子),另一方面可能是触发作为家长的内心感受(比如作为家长却拿孩子的问题无能为力的无奈),还有可能导致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挫败(比如觉得不被孩子尊重,家长给的权威地位被威胁)。

刘慧娟认为:“这些会让家长将自己的情绪、感受、期待、想法、需求等混淆一体,将自身的情绪、压力等转移到孩子身上,并用指责、妥协、忽略等方式处理孩子问题,让双方的关系受到影响,问题不能真正解决。”

怎么帮助处理孩子异常行为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行为问题。”刘慧娟说,要留意孩子的行为变化和认知改变(注意力不集中、丧失信心、做噩梦、持续担心……)和身体迹象(胃肠道问题、食欲下降、失眠、疲倦等)以及情绪迹象(愤怒、喜悦、恐惧、悲伤……),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行为所表达的需求(被爱、被关注、被认同、被接纳、自由、归属感、自由、安全感和独立、价值感等)。

“走近孩子的心,首先我们需要去理清我们目前的行为、感受、需求等。急于解决行为问题,没有看到背后的需求,可能会让问题复杂化。当我们先把自己整理好,再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感受和需求等,我们的孩子才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刘慧娟表示,以下一些问句可以帮助我们走近孩子的内心。

“我看到你最近……(行为),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

“发生这个事情你感觉怎么样呢?你是觉得很(情绪:伤心/开心/愤怒)……”

“你是觉得很(情绪:伤心/开心/愤怒)……是因为你想(期待)……”

如果孩子沉默也要允许他沉默。创造接纳、不批判、尊重、开放的交流氛围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孩子的信任。另外,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已经超过两周并且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人际关系时,家长也需要警惕,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