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搬迁后,就业增收“有眉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田
“我就住在11栋,下楼就可以上班,一个月能挣六七千元。”在长顺县广顺镇金竹花园社区就业帮扶车间,搬迁群众王明德一边操作机器切割伞面,一边满面笑容畅谈着搬迁后的幸福生活。
从距离县城60公里的鼓扬镇搬迁至安置小区,王明德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在这里工作好,生活也很方便,社区‘管家’非常负责,遇到问题扫个二维码,就有人帮忙解决。”提起社区服务,他赞不绝口。
金竹花园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正权介绍:“近年来,社区不仅通过成立劳务公司多举措大力支持群众外出务工,创造就近就业创业岗位,全方位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难题,还推行了‘八大管家’社区治理模式,搭建‘红色物业’公司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服务窗口,培育物业专业服务团队,全力保障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
视线转到三都自治县,依托于水族马尾绣,雪花湖移民社区建成了马尾绣一条街,引进多家马尾绣协会和公司,带动社区及周边2000余名绣娘发展“指尖经济”增加收入。今年年初,一场别开生面的“春风行动”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又为三都城南社区600余名搬迁群众提供了工作机会。
瓮安县映山红社区为搬迁老人准备了温馨的“长者饭堂”,并打造“1+3+5”社区治理模式,即1个党建引领·邻里互助社区党员先锋阵地,关爱残障家庭、青少年、长者三大群体,推行5项举措激发社区活力,让映山红社区基层治理服务提质升级,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放眼黔南,“十三五”期间建立起的1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在全体移民干部和24.73万名搬迁群众的努力拼搏下,正在谱写一个又一个“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新篇章。
3月21日,记者从黔南州2024年全州移民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近年来,黔南州紧盯搬迁群众“到2025年稳定融入、2035年完全融入”的总体目标,从促进稳定增收、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基层治理、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千方百计解决好搬迁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保障搬迁群众融入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高质量推进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有成效。一直以来,黔南州通过抓好培训、稳岗及就近就业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同时培育壮大就业帮扶车间、优势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强扶持工作可持续发展后劲。截至2023年底,黔南州已实现有培训意愿劳动力应培尽培,安置区256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5355人就业,引进238个项目完成投资93.73亿元,解决9683人就业问题。该州实现12.65万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就业落实率达95.58%,有劳动力家庭户均就业2.3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14383元,增速17.3%,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有成效。黔南州加快补齐社区基础设施短板,统筹协调行业部门资金,加速推进功能性设施建设,推动医教服务提档升级,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服务工程,促进搬迁社区民族团结融合。数据显示,近两年来,黔南州共投入资金1.68亿元,补齐社区供排水、消防、视频监控等基础设施短板;为社区学校配备5636名教师,为社区卫生室配备357名医务人员,全力保障搬迁社区医疗教育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积极组织搬迁群众在安置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023年开展演出375场次。
全面保障民生福祉有成效。黔南州通过部门下放审批权限、服务窗口下移的方式,在搬迁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做到群众办事不出社区。同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精准惠及群众。目前,黔南州10.69万名搬迁群众缴纳养老保险,3.46万人领取养老保险,个人月领取金额从2022年的118元提升至现在的128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纳率100%,4.01万人享受城镇低保,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应领尽领。
易地扶贫搬迁高质量发展的“后半篇文章”还在书写,黔南州生态移民局局长仲成鹏表示:“下一步,黔南将继续加大助推群众充分就业增收力度,抓好基础设施补短板,优化提升服务保障,用情用力用心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断推进搬迁群众生活改善、满意度提升。”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