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新群体新体验注入汹涌素材,但也对作家创新提出挑战——

从城市取景框探入现实生活的内核

来源:文汇报
2024-04-06 11:32

原标题:新群体新体验注入汹涌素材,但也对作家创新提出挑战——(引题)

从城市取景框探入现实生活的内核(主题)

作家、青年学者周婉京新长篇小说《造房子的人》。

文汇报记者 许旸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笑称“露营、滑雪、越野”成了当下都市度假“三件套”;《造房子的人》《夜樱与四季》《体面人生》《当燃》等陆续面世的一批小说,将视角转向城市崛起的“居中者”——有时他们被形容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群体,在时代洪流里放逐野心与欲望,被触手可及的成功牵引;有时又被描述为缺乏安全感的群体,高度敏感的神经容易陷入对下滑坠落的恐惧中,在紧绷与松弛里疲于切换。

城市写作该如何精准聚焦新都市群体?文学取景框如何探入现实生活的内核?评论家们提醒,作家应蓄积起足够勇气和力量来处理热辣滚烫的生活经验,提炼挖掘出社会关系急剧变动素材里的深层次内核,为现实主义城市书写开掘出广阔通路。

比起物理空间,更需深入暗涌的心理空间

“都市听上去是物理空间,对作家而言更是价值空间、观念空间和心理空间。城市写作表面上是题材概念,是写什么的问题,骨子里更核心的是视野和认识,是怎么写的问题。”在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评论家潘凯雄看来,有些都市文学题材,乍一看挺时髦俏皮,“但骨子里依然沿袭旧有乡土那一套,对都市的价值判断或全球性的现代意识,体现得很稀薄”。

有读者抱怨一些作品背景发生在北上广深,但读来“面目模糊”。为什么不像?一些打着都市叙事旗号的作品,哪怕写了石库门、四合院,或是工业改革、城市化进程,但在真正展示现代都市人精神方面仍存欠缺。“这一群体自信、优越与焦虑并存的心理状态,在城市文学的取景框里愈发显而易见。”《上海文学》副主编、评论家来颖燕期待更多作品能直面都市人的精神困境与追逐。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作家黄昱宁倾向于用特殊结构激发荒诞感,突出“居中者”在城市生态中的独特处境。在她看来,小说发展的历史其实自带“城市”属性——人群的聚集、故事的交换和分享。“城市的复杂性、多面性以及多重时空交叠的那种特质,一直就是吸引我研究它、叙述它,并且为它着迷的理由。”

身处都市化丛林,人在追求什么?换个角度看,人、物、城市、虚与实之间的错位,恰是文学所能够生长的缝隙。以小说集《体面人生》为例,评论家战玉冰认为,书中多个故事写出极具时代标识性的“新人新事”,并洞见更为幽微的都市人生存状态与感觉方式。比如,《十三不靠》中康啸宇突然在酒席上“暴走”,背后是中年危机的积累与爆发;《九月》中陈九月唱歌选秀道路一波三折,流行题材的外衣下,暗潮涌动着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人情关系的恒常与变化。

“过去某些既有的写作不成立了,但什么是有效的都市写作,到底该怎么表述当代的中国城市群体,我们其实都没什么明确的答案。”张玲玲中短篇小说集《夜樱与四季》探讨女性成长与抉择。她直言,现代转型里的女性往往也身处矛盾之中——她们受过教育,但心灵步伐仍略落后于时代的步速,“她们难以理解自己,知识、教育、经验在遇到问题的时刻仍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这正是小说可以大施拳脚的广阔天地。

不少作品与作家本人城市生活经历丝丝入扣。90后作家周婉京最新长篇小说《造房子的人》里,四个因建筑结缘的青年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一段恣意青春岁月,漩涡之下情感复杂交错。梳理周婉京创作脉络,她笔下主人公往往有明显的跨文化、全球化背景,这与作家辗转全球多个大都市求学工作的轨迹构成生动互文。

小心掉进“流水线”写作窠臼

很长一段时间,本土小说版图上,乡土文学占绝大部分优势。40年过去了,社会高度发展后,整座城市几乎“吃饱肚子”,人们从对物质上的追求慢慢转向探求精神上的满足提升。而作家能否写出都市人精神上的深刻性,是尤其大的挑战。

“当下城市写作需打破内容空虚、人物狭隘的困境,小心陷入生活模式及精神气质的产出流水线。比如,同质化程度特别高的几个人物,绕着似乎跟社会现实关系彻底绝缘的某一小点涂抹了爱恨嗔怨的甜味素陈旧内核,在故事闭环中来回旋转,活像跨在同一座旋转木马上做着同一个游戏的一些戴了不同面具的角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林荣认为,城市生活时尚和都市消费文化对社会影响渗透较之以往更强劲、更普遍,今天的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包容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但部分城市题材作品呈现的人际关系和生活面貌相对单纯简陋,“一些城市题材小说流于对彰显某类格调符号的一味堆砌,如奢侈品牌、网红地标或某种雷同跟风的生活方式,显得格外孱弱乏力,大多盘桓在信息茧房和生活小圈子里,精神空间狭窄。”

现阶段城市文学亟需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语言。同济大学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屏瑾谈到,有关城市中间群体的文学不应是封闭的,应与中国社会实际状况、各人群和各类生活方式紧密关联。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评论家李伟长指出,城市新兴群体指向具有流动性的空间或阶层,不断变动导致该群体心理的脆弱感,容易处于“悬停”状态中。市民的感觉结构发生变化,如何定义“幸福”将成为亟需引起关注的问题。

对此,《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评论家陈涛建议,应将现实生活反映在城市文学作品中,警惕“一路摧毁却不重建”。换言之,有打碎的勇气,也有重建的魄力。比如,作家周宏翔小说《当燃》聚焦“她时代”下的情感关系、“她经济”下的女性力量,勾勒山城重庆密密匝匝的烟火人间。三位创业女子共同面对生命的涡流,或许也是都市新群体的滚烫抉择。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