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支教照亮梦想,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如炬晨曦”小队暑期支教实践纪实

来源:中工网
2024-08-28 15:25

为践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响应河南省商丘市“学校放假、社区关爱”的号召,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组织成立了“如炬晨曦”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小队成员秉持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矢志不渝地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立志“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以青春之名,奉献于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

7月28日至8月14日,支教团队走进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孔集乡宋胡同小学,在队长周生泽的带领下,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教育”为主题的暑期支教实践活动。

图片1

图为队员与孩子在项目点的合影。

心系乡村,传递爱心

宁陵县孔集乡的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此次支教地点宋胡同小学有6个教学班,187名学生,服务宋胡同东村、宋胡同西村、刘堌堆村、岳柴村等周边村委,但仅有教师13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为助力乡村教育,今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成立了“如炬晨曦”支教服务小队,小队由10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在读本科生组成。自成立之日起,小队深入了解支教地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多次队内例会商讨,最终满怀梦想和希望,奔赴当地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

寓教于乐,别出心裁

支教期间,为让乡村孩子体验丰富的教育模式,促进留守儿童多元化发展,小队成员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开设了多彩的课程内容,涵盖地理、安全、美术、体育、书法、手工、音乐以及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授知识,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同时,通过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确保了每位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享受学习。

图片2

孩子们在上书法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的所有课程设置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在书法课上,团队成员带领孩子用毛笔写下第一个汉字;在体育课上,带领孩子们在正式规则下体验足球运动。这些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巩固了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实践精神。

图片3

孩子们在做手工。

此外,团队成员也将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各自的专业优势融入到活动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普课程,旨在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农业知识和当地特色,打破社会对传统农业的成见,激发孩子们对农业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携手并进,桥梁共筑

除了课堂上的生动教学,“如炬晨曦”小队还深入家庭,积极开展家访工作。成员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故事,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背景与学习情况,同时针对他们的具体需求进行了物资捐赠,用实际行动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

此外,团队还深入田间地头,与宋胡同东村的村书记以及其他农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访谈,进一步了解了该村在农业发展、基层治理、社会保障以及公共事业推进等方面的现状与挑战,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社会实践经验,为村庄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策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农大学子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片4

小队成员在学生家中家访。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中国农业大学学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本次活动,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爱心,生动诠释了属于农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的孩子们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商丘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后续会加强与高校间的合作,为乡村孩子带来更多智慧和希望。

未来,“如炬晨曦”支教小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为更多乡村孩子送去知识的光芒与成长的希望,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民生百态,用耳朵倾听群众呼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不断播撒乡村振兴的种子,将爱与温暖传播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文/图:周生泽)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