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食品健康与传播大会在京举办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9月8日,首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科学传播 引领健康消费”为主题,与会专家与行业人士指出,食品与健康科学传播非常重要,建议社会各方积极开展科学传播,用科学传播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人糖摄入并不高,合理吃糖不会影响健康
中国居民盐油糖摄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每日盐摄入达到9.3克,几乎是推荐量的2倍;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达到43.2克,超出推荐量的40%以上;人均每日糖摄入量为9.1克,低于推荐摄入量的25克或50克。总体来说,当前中国人吃糖并不多,但仍需要持续监测糖摄入数据。
会上,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副主任褚怡冰介绍了中国居民控糖行为调查情况,相比于“减盐”和“减油”,消费者往往更关注“减糖”。43.2%的消费者认为“糖有害健康”,68%的消费者认为“自己需要控糖”,年轻人、体重焦虑人群的控糖意愿更加强烈。褚怡冰表示,糖不是毒药,而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过量摄入才会影响膳食结构。对于大部分糖摄入并不高的人来说,合理吃糖不会影响健康。
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减肥更应重视减盐
很多公众担心糖吃多了会导致糖尿病、引起肥胖。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而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将糖尿病归因于糖是一种误区,应当从多方面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陈君石院士还指出,任何形式的能量过量摄入均会导致肥胖,单纯把肥胖成因归结到糖身上是不正确的。预防肥胖的关键是保持能量平衡,通过身体活动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才能降低肥胖风险。
调查发现,消费者往往更关注糖和油对肥胖的影响,却忽视了盐。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增加肥胖风险,对于有减肥需求的人,应提高对“减盐”的重视。
与其纠结“抗糖化”,不如用心做防晒
由于网络上很多“吃糖会引起糖化”“糖化加速衰老”的宣传,导致人们谈糖色变,产生恐糖心态,认为需要戒糖、断糖、“抗糖化”达到抗衰的目的。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指出,盲目戒糖、断糖是不可取的。国外研究发现,长期低碳水饮食会影响人体正常运转,增加死亡率,减少预期寿命,对健康危害极大。
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有三类:光老化(紫外线)、氧化应激反应(自由基)以及糖化反应(AGES)。皮肤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紫外线损伤是皮肤老化的最主要原因(超过70%)。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糖化反应,指望靠“抗糖化”抗衰根本不现实,不如做好防晒,多在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上下功夫。
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接近八成
数据显示,无糖饮料的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八成,低糖和无糖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有观点认为,经常食用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还会影响血糖。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等多机构发布的《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指出,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以减少能量摄入。但体重管理取决于总能量平衡,甜味剂不是减肥药,而是帮助人们减少糖摄入的一种选择。共识还指出,甜味剂几乎不会影响血糖,目前它已被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选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都表明,糖尿病患者适当摄入非营养性甜味剂食品和饮料是安全的。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