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被授予国家荣誉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来源:中工网
2024-09-16 16:17

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15人被授予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劳动模范。

让我们来看看

他们的奋斗故事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他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中国人民吃不饱饭的问题。

1956年,黄河流域发生了大面积的小麦条锈病。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经过20多年攻关,他和团队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并迅速推广。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

此后的数十年里,李振声的脚步从没有停歇——

1987年6月,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他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他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11年,他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

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李振声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人民工匠”许振超

许振超,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950年,许振超出生于山东荣成一个工人家庭。1974年,他进入青岛港当码头工人。

那时的青岛港码头作业区只有几台吊车卸货,装车都得人抬肩扛。作业时整个码头灰尘飞扬,工友们经常脸贴着脸都认不出彼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青岛,码头上的作业机械从吊车逐渐增加到叉车、牵引车、装卸机械门机等,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1987年,青岛港有了桥吊,许振超当上了桥吊司机。他刻苦钻研怎么能开好这个先进设备,不懂原理就一点点“啃”图纸,操作不熟练就加班加点训练,终于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熟练掌握了各类桥吊的技术数据和机械性能。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人专家”,亲手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把装卸作业效率提升了20%。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大港口全球化运输火热,当时在港口一线任桥吊队长的许振超下决心,要提高装卸作业效率。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每天带领工人开碰头会、反思会,许振超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态一遍一遍地跟工人们在码头上“磨”。

2000年,许振超又一次参加了前湾集装箱码头的创业,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我们要赶超的,是世界最快纪录。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国争气的情怀,深深根植在他的心里。

2003年4月27日,经过6小时27分钟的艰苦奋战,许振超带领团队创造了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振超效率”由此诞生。此后,又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纪录。

数十年的坚守,许振超始终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敬畏劳动、热爱劳动,“努力当一个好工人”。

“人民教育家”黄大年

黄大年(1958年8月—2017年1月),曾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归国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热爱教育事业,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2009年12月24日,一位51岁的国际知名学者从英国剑桥飞回祖国怀抱,他悄然走进吉林大学。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他的回国让某国航母演习舰队后撤100海里。这位如此有影响力的学者就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回国第六天,黄大年入驻吉林大学地质宫,成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学院教授,他也成为第一位落地东北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2010年开始,黄大年先后担任863计划、“十二五”规划中“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首席科学家等重任,为祖国巡天、探地、潜海、铺路筑桥、锻造利器。

“我希望我们国家将来能在航空地球物理技术进展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能够把地下隐伏信息真正探测清楚,让它全部‘透明’。”他说。

在繁忙的科研同时,黄大年还担任了学校本科班的班主任。在学生们的心中,黄大年是一个把所有爱好都让位给工作的严师慈父。吉林大学地质宫507室是黄大年的办公室,只要不出差,屋里的灯光每天都要亮到凌晨。

2016年6月2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正式通过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意味着整个项目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路程,中国进入深地时代。

2016年11月,黄大年被查出罹患胆管癌,但他却不露声色,执意坚持一边打着吊瓶,一边给学生们答疑解惑。

2017年1月8日,经抢救无效,时年58岁的黄大年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在生命的最后7年里,他带领400多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和国防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大年曾在给母校的一份工作自述中写道: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父辈们的祖国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和成才,并左右我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选择,那就是祖国高于一切。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这是黄大年生命的底色,他用一颗赤子之心践行了他的誓言。

(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综合新华社(记者 张泉)、工人日报、大众日报、中国吉林网、“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整理/郑莉 海报制作/安彦璟)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