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新加坡、法国和荷兰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
2024-10-10 12:12

国际视点

原标题:新加坡、法国和荷兰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引题)

应对灾害风险 建设韧性城市(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张矜若 尚凯元 张慧中

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日益复杂多样,建设韧性城市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旨在推动城市更加包容、安全和可持续的韧性理念在不少国家受到关注并付诸实践,成为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加坡、法国巴黎和荷兰鹿特丹等城市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采取多种举措,探索建设更具韧性的城市。

新加坡——

建设“海绵城市”,管住水更留住水

今年3月,根据全球知名房地产服务提供商“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年度“城市韧性指数”,新加坡的城市韧性指数在全球排名第六,较2021年上升6位。

2017年,新加坡政府推出“未来城市计划”,拨款1.5亿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0.76美元)推进韧性城市建设。2023年,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制定的2025年发展总蓝图草案将增强城市韧性作为发展重点,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地下空间、善用土地和加强设施规划,以及研究海岸防护和城市热岛效应、应对气候变化。其中,建设“海绵城市”是新加坡提高城市韧性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加坡地势平坦,年均降雨量达2400毫米,过去几乎每年雨季市中心都会迎来数次内涝。多年来,新加坡政府不断完善传统蓄排水设施,拓宽主要河流、加固混凝土河道、修建水库收集雨水,洪涝灾害逐步得到抑制。

2006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发起“活力、美观、清洁水计划”(以下简称“ABC水计划”),新加坡的“海绵城市”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根据该计划,新加坡政府设定100多个具体项目,将水库池塘、排水河道、湿地洼地等同城市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新加坡全国都成为集水区”,以实现整体性的水资源管理。据悉,“ABC水计划”项目目前已完成30多个,政府预计在2030年前完成全部项目。

完工于2010年的盛港浮动湿地是“ABC水计划”的重点工程。该湿地面积约为半个足球场,建造于榜鹅水库内,有效改善了水库水质,收集了更多雨水,并将水库周边的社区、公园连接起来。

此外,由废旧垃圾填埋场改造而成的罗弄哈鲁士湿地、因完善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而获新加坡总统设计奖的邱德拔医院、“将植物装进建筑里”并成为新加坡新地标的滨海湾城市花园等,都是“ABC水计划”所实施的项目。

除了大型项目,“ABC水计划”还将新加坡部分河流的混凝土河道重新改为蜿蜒曲折的天然河道,并在河道周边修建洼地、水塘,形成供民众休闲的城市公园。新加坡国立大学可持续设计专家基什纳尼表示,新加坡不仅要“管住水”,还要“留住水”,这就需要有效发挥自然蓄水的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的标志之一。

新加坡目前的蓄水和供水量可满足全国用水需求的30%。新加坡公用事业局预计,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新加坡有望在2060年实现用水自给自足。

法国巴黎——

加强应急演习,应对极端高温天气

未来某一天,法国巴黎首次宣布出现50摄氏度高温,城市立即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在一些阴凉场所为弱势群体提供庇护……这是去年10月巴黎市区举行的一次城市演习,旨在测试和评估城市的韧性及应急响应能力。

巴黎的夏季气温通常较为宜人,大部分住宅并未安装空调等制冷设备。随着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特别是极端热浪的逐渐增多,2019年7月巴黎曾创下42.6摄氏度的高温纪录。巴黎市政府发布的《巴黎50摄氏度》报告显示,巴黎地区未来几十年气温将大幅上升,热浪事件倍增,对巴黎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当地生物多样性状况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这次“巴黎50摄氏度”演习模拟了极端高温情境下的电力中断、药品运输困难、现场维修人员因高温无法作业等场景。演习的评估结果显示,尽管巴黎拥有多个潜在的庇护场所,如地下隧道、商场和公共建筑,但如何确保这些地点的安全性和可及性仍是一个重大挑战。“我们还需要寻找和改造其他场所,如演出厅、电影院,并将它们绘制成地图。”巴黎负责“韧性城市战略”的副市长佩内洛斯·科米特斯表示。

巴黎市于2017年通过了韧性城市建设战略,明确了城市面临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河流洪水、城市安全、社会治理等优先领域。2022年,新的韧性战略报告盘点了35项行动领域,更加强调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参与,比如建设可以向公众开放的“绿洲校园”、发展“巴黎志愿者”网络、成立应急心理干预团队、普及应急专业知识培训等。

在今年举办的巴黎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主要景点和奥运场馆附近都临时搭建了遮阳区域,设有喷雾降温设备和饮水点,以减少中暑情况发生。今年年初,巴黎市通过市民咨询平台广泛征求对加强城市韧性措施的意见,并计划基于近几年积累的经验措施,发布一份更新的韧性战略,以进一步优化城市应对能力。

荷兰鹿特丹——

发展特色项目,提高城市“水韧性”

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该市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平面以下约6米处,年降雨量约为856毫米,每年平均降水日达132天。长期以来,该市一直面临着海水倒灌、暴雨洪涝的风险。

为提高城市“水韧性”,鹿特丹市政府推出多项改善水管理的政策,从2001年起先后出台《鹿特丹水计划》《鹿特丹天气明智计划》等规划方案。根据规划,该市推出了多项特色项目,包括“绿色屋顶”建设、水广场建设等。

自2008年起,鹿特丹市居民可以向市政府申请每平方米30欧元的屋顶绿化补贴。该建设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多功能屋顶绿化,在屋顶安装蓄水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提高房屋的蓄水能力。2019年,鹿特丹市政府进一步完善该项目,拓展出一整套屋顶颜色系统,除绿色屋顶外,还有能够蓄水并确保排水通畅的蓝色屋顶,能够产生可持续能源的黄色屋顶等。

鹿特丹水广场项目也注重城市雨水收集。2011年,鹿特丹市政府拨款450万欧元,在本特姆普林建造了一个集雨水储存及休闲空间于一体的水广场。该水广场于2013年完工,建有3个水池,下雨时人行道的水槽将雨水引入水池,没有雨时3个水池则是干燥的,可供市民作为球类比赛场地或跳舞场地使用。

气候变化的加剧也考验着鹿特丹的“水韧性”。据测算,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减少,到2100年,荷兰沿海地区海平面会再上升1.2米至2米。鹿特丹将面临强降雨带来的洪涝风险,并直接影响城市的水位和土壤盐碱度。

为此,鹿特丹于2016年出台《鹿特丹韧性战略》、2022年出台《鹿特丹韧性战略2022—2027》,以增强城市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韧性。目前,鹿特丹还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为气候适应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引导投资进入城市中最需要气候适应措施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城市韧性,建设适应性更强、更宜居的环境。

责任编辑:王天玥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