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爱笑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吗?双相情感障碍你了解吗?一文读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0 15:15

原标题:爱笑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吗?双相情感障碍你了解吗?一文读懂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目前已知的精神疾病有400多种,最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焦虑等。其中抑郁症是公众比较熟悉的,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

爱笑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吗?抑郁症是不是想开点就好了?一文读懂↓

抑郁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个体差异很大,大致可以归为五类表现。

心境低落是最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心态悲观,程度轻重不等。 思维障碍是第二个典型症状,患者常感觉思维变慢、脑子变空,反应慢、记不住事情。思维内容多悲观消极。 第三个典型症状是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为没有意愿和动力做事。比如生活懒散,不愿社交,长时间独处。 第四个典型症状是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总是想悲观的事。 第五个是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疼痛等。

“阳光、微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有些带有抑郁情绪的人把自己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使抑郁症状更难被发现。

很多人认为,抑郁就是“心情不好”,可以到外面散散心、想开一点。专家提醒,抑郁症不是想开点就能解决的。作为抑郁症患者的家属,需要多理解多倾听患者,不要指责,也不要盲目建议和鼓励。尽力带着爱去看护抑郁症患者就是最好的应对办法。另外,要相信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心境过山车

你不了解的“双相情感障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人觉得自己情绪低落、烦躁失眠、食欲减退就是抑郁症,当做抑郁症治疗后病情并没有好转。实际上,还有一种疾病,和抑郁症症状相似,但是治疗方式上却不同,这就是双相情感障碍。

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记者遇到了23岁的女孩北茉,作为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她说发病之初,自己和家人都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

患者 北茉:当时高中睡觉的时候还会想象自己在参加自主招生,很兴奋,觉得自己讲得很好,去面试上纽大,英文版也有,睡了一半很兴奋地去找我爸,说我把面试都准备好了,我爸不知道那时是什么心情,可能就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经历了短暂的兴奋之后,北茉毫无预兆地迎来了心境的巨大逆转。她出现沮丧、抑郁、焦虑、失眠。

患者 北茉:心情很低落,不是能控制的情绪。失眠,见到人很紧张,没什么动力,觉得一些新的任务难以去完成,又生病,就很容易崩溃。

不容忽视的

“双相情感障碍”

了解北茉出现的状况后,北茉的父母也上网查找了一些心理方面的相关资料,认为北茉得的是抑郁症。在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就诊后,一家人才知道,北茉得的是双相情感障碍。

专家介绍,如果说正常的情绪是一条直线,当一个人情绪高于正常,且超过一定范围时,就是躁狂的发作;相反低于正常情绪,则是抑郁发作。在整个病程当中既有躁狂又有抑郁,临床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北茉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主任医师 陈发展:双向情感障碍是我们临床精神科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它在临床主要表现是以情感高涨、自我感觉良好的躁狂状态,与情绪低落、自我评价比较低的抑郁状态,交替或同时出现的一类或者一组精神障碍,是一个偏生物学基础为主的重型精神障碍。可能在三四个月前或一两个月前,有兴奋、话多、思维敏捷的躁狂状态;可能在一个小的压力事件下,甚至没有压力事件,或随着季节转换,迅速就进入了抑郁状态,变成了情绪低落,觉得自己很糟糕,无望无助,甚至生命也没啥意义。如果这些躁狂状态持续了7天以上,抑郁状态持续14天以上,就可以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

专家介绍,双相情感障碍好发病于成人早期,但近年也呈低龄化趋势。研究表明,中、重度双相情感障碍人群患病率为1—2%,有早发遗传现象,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亲属患病率高出一般人群10—30倍。部分双相障碍患者发病形式,具有一定季节性,夏季躁狂、初冬抑郁。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是在抑郁症状期间选择就诊,专家提醒,诊断时应结合其过去个性对比、周围环境反馈和持续时间综合判断,以免误诊为抑郁症。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主任医师 陈发展:首次发作首次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如果有严重抑郁也可使用抗抑郁药。首次治疗服药周期要在两年以上,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复发率。如果首次治疗服药周期低于两年,大概80%的患者在5年内都会出现复发,甚至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双相障碍的患者还是需要规范化治疗,绝大部分都可以恢复正常。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