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字+文化”助力传统焕新颜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文化与数字技术的碰撞越来越频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数字化手段,不仅可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整理,还能拓展其传播渠道和影响范围,提升其影响力和普及度。为此,应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大有可为。首先,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对古籍、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的长期保存和传承,为后人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可以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高精度、高保真的采集和存储,有效防止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原因导致的文化遗产损失。其次,数字化技术可以突破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实现文化的跨时空传播,通过现代传播渠道,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数字化传播还具有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大大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此外,数字化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通过数字化产品如电子图书、在线课程、互动教学软件等,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再者,数字化教育还具有个性化、自主化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培养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认同感。最后,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业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之,数字化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首先应该建立全面的数字化资源库。通过数字化扫描、处理和存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方面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包括文学作品、音乐、戏曲、绘画等。其次,还应对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的藏品进行数字化整理,建立全面的数字化资源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坚实基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以敦煌莫高窟为例,莫高窟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物宝库,这里曾出土大量文书、画像、经卷与织绣,但是由于石窟地理位置所限,受到风沙、病害以及游客越来越多等因素影响,莫高窟面临的挑战也在逐年增长。这些难题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以传统手段难以解决,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应运而生,这一技术,和传统文物保护技术相结合,就能完成文物修复保护和研究,成为文物保护的有力手段。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已经消失的古迹和文物进行模拟和重建,让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为了满足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和兴趣,应积极开发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例如,在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重现古代历史场景或传统节日氛围,让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发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互动游戏和教育软件,提升用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要注重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打造虚拟展览和体验空间,让人们可以在线上进行参观和互动,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形式从而增强吸引力。目前,各界都在这一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如基于《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传统艺术品的数字化传播,以及敦煌壁画修复图、数字秦俑等历史文物的数字化再现。这些数字艺术品通过多种新形式发行,吸引了大量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跨界和破圈。再者如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中华文明云展,通过虚拟数智人、智能语音讲解等形式,让观众享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第三,为了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应积极拓展其数字化传播渠道与方式。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国际化传播,同时注重数字化传播内容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发互动学习和创作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建立互动学习平台,为人们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在教育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真正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上述策略,可以有效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与方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
最后,还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教育、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产业,开发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教育培训项目等。要注重产业链的完善和协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动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能力,探索培育文化内容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模式,提高数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数据确权授权机制,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合法使用。(高玉玲)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