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就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虽总体稳定,但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就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可见,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已成为促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就业教育应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就业观、职业观容易受到多元思潮的影响,更需要发挥好思政育人的培根铸魂作用,在思政课堂中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类型、就业方向和社会职业发展需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工科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摇篮,肩负着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更应在善用“大思政课”引导工科大学生形成重视科学、崇尚创新、敢于创造、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方面积极探索,切实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厘清“就业+思政”的三重逻辑
调研显示,部分工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就业期望值高、职业规划不够明确以及好高骛远的观念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院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引导。建议以“大思政课”建设为重要抓手,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并以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
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大思政课”理念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在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上,既要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通过实践活动,如校外实习、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让青年大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深化对职业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将思政教育元素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到涵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社会责任等多方面思政教育,于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坚持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和谐统一。“大思政课”理念下,既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发展意识,也要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国家需要以及社会责任三者的关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投入到社会的最大化需求中。
“大思政课”理念下重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构建系统化、模块化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功能互补、系统集成的“大思政课”体系。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社会责任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引导学生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把自己的需要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施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指导服务。在制度层面,科学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评价与监测体系,以“大思政课”理念指导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服务。在操作层面,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和指导。通过开展职业测评、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建立职业导师制度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加明晰自己的职业兴趣、优势和目标,制定适宜的职业规划。
打造产教融合、全程化的育人新模式。高校可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机制的方式,鼓励师生将科研工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与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建设高水平的“就业+思政”教师队伍。高校要重视“就业+思政”教师队伍培育,通过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建设,构建与教学科研特点相匹配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等,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育人水平。在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基础上,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深入开展“就业育人”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
强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一方面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质效考核评估。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通过举办职业讲座、职业论坛、职业文化节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定期邀请优秀校友或行业专家分享职业经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启示和激励。常态开展重点岗位毕业生表彰活动,突出奖励前往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的毕业生,用榜样力量激励更多学子树立家国情怀,笃行报国之志。
(宗春燕,作者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电能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