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徽菜大师”吴问宝眼里,“每一道菜都是有灵魂的”。多年来,他创新研发出50多道地方特色新菜——(引题)
把桑叶做成美食,这名厨师不简单(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通讯员 施院生
虽然对每道菜的味道早已熟稔于心,但吴问宝还是习惯性地来到饭店前台,在一旁悄悄地观察顾客吃菜时的表情。看到顾客频频动筷、大快朵颐的样子,他就会很自然地笑起来。
“消费者永远是美食的终极‘阅卷者’。”作为中国“徽菜大师”,吴问宝总是将顾客对美食的评价放在第一位。
多年前第一次给家人做菜,吴问宝将一盘宫保鸡丁端上桌,家人们对他说了一句在当地评价做菜好坏最通俗的话——“有油无盐、吃着不香甜”,一句话说得他满脸通红。
“食客是能尝出厨师的心思的。”吴问宝把这件事作为自己走上厨师生涯的一堂启蒙课。在几十年孜孜不倦的“问味”过程中,许多时候,吴问宝都会主动询问顾客菜的味道如何。如果能看到满桌的菜都光盘撤下,于他而言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一把桑叶,一桌菜
安徽安庆市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吴问宝有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将食材“取之于大山,用之于大山”,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去做一道道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徽菜。
蚕桑产业是岳西县来榜镇的特色传统产业,于是当地邀请吴问宝设计一桌“蚕桑宴”。
“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桑叶添加到每道菜里,点缀一下,那算不上创新。”吴问宝认为,菜品重点还是要放在桑叶本身上,其他食材只能是辅助。
吴问宝根据桑叶特点,着重考虑怎么将桑叶的清香气味和柔嫩口感发挥出来,他说这样“才对得起食材”。
正是有着对食材的敬畏尊重,对菜品的深刻思考,他从不轻视每次创新。最终,一顿精心烹制的“蚕桑宴”在当地蚕桑文化节上引起了关注。桑叶豆腐、桑汁鲈鱼、桑叶窝窝头……不少人惊叹于小小的桑叶竟可以做出如此丰富的菜肴,更惊讶于其奇异的味道和绝佳的口感。
“一战成名”的吴问宝迎来了岳西县更多乡镇的主动邀请。
主簿镇盛产茭白,吴问宝为他们设计了一桌“茭白宴”;五河镇香榧名气大,吴问宝为他们研发了一桌“香榧宴”。
红色文化同样被他以重温经典的方式“端”上了饭桌。吴问宝精心设计并制作的红军粑在第16届映山红文化月上发布,为打造“云上·岳西味道”公共品牌添光增彩。
“要不先过一下油?”“不对啊,如果这样口感就不对了”“可能是火候问题”……吴问宝经常这样自问自答。这种状态尤其发生在他研究新菜的时候。就是在这种全然忘我的状态下,吴问宝做出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菜品。这些特色美食不仅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为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吴问宝在烹饪。受访者供图
喜欢琢磨的厨师
吴问宝认为,自己厨师生涯的真正转变似乎是从“喜欢看”开始的。“不仅看菜谱,电视、报纸、杂志,只要是对厨艺有用的内容都看。”吴问宝说,“这是为了向大师前辈和同行学习。”
刚入行时,吴问宝和其他厨师一样,从洗菜切菜开始做起。每天还没到上班点,他就来到店里,把菜洗净、切好,收拾干净后厨卫生,再帮师傅泡上一杯茶。
下班回家后,吴问宝还会找来一大堆废纸,在家里继续练习切菜。付出与收获总是相伴相成,一般新手一两个月才能熟练掌握的“跳刀切”,吴问宝一周不到的时间就练成了。半年后,师傅推荐他去了外地更大的酒店。
在此期间,吴问宝无意中看到一本美食杂志。那些精美的菜肴图片和详细的做法,让他也萌生了投稿的念头,“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模仿做杂志里的菜肴,手写信件,请照相馆拍照,再去邮局寄出……一切都在悄悄进行,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一次次的投稿都没有回音。
“渔夫出海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到鱼,所有事情都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的。”吴问宝没有气馁,暗暗用书上看到过的故事来鼓励自己。
为了投稿能中,吴问宝不断精进自己的厨艺。不仅自己琢磨,向店里的老师傅请教,还利用空闲之余看美食节目。看到电视里餐饮界的大师前辈,用很简单的食材就能做出一道道大菜,他激动不已,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精致美味的菜肴。
一段时间后,终于柳暗花明。他琢磨出的“在汤里加上一些米酒”的烹饪小技巧被一家杂志采用,他第一次尝到了文字变成铅字的快乐。
饭店老板看到杂志上居然出现了自己店里员工的名字,十分惊讶。不久,吴问宝当上了饭店主厨。再后来,《烹饪艺术家》《中国大厨》《四川烹饪》《中国徽菜》等专业杂志上又多了50余篇吴问宝的作品。
为每道菜注入灵魂
常年把笑容挂在脸上的吴问宝却说自己有“两急”。一是“腿急”,看别人炒菜束手束脚放不开的样子就急,恨不得迈开腿跑过去抄起锅铲就炒。二是“嘴急”,教人做菜,说了半天别人记不住嘴就着急。
为什么急?他说:“因为做菜对自己来说很重要。”什么姿势切菜更省力?怎么焯水更快捷?锅里的水用什么角度倒出去更流畅……吴问宝一遍遍地跟这些烹饪的细节“较劲”,在他看来,“每一道菜都是有灵魂的”。
吴问宝以他的代表作之一——茭白狮子头为例对记者说,一般的红烧狮子头浓油赤酱,味重色润,而他做的茭白狮子头却雪白晶莹、鲜嫩爽口。这道菜包含着他对食材的理解和烹饪的艺术与哲学,符合“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的烹饪哲理。
这样的“较劲”不仅体现在他对烹饪的理解上,也体现在他对餐饮行业的经营理念中。多年前,他在饭店当主厨时,发现整个县城做鱼的饭店很少,便向老板建议做一家特色鱼馆,结果被否定了。后来,他辞职创业,开的第一家饭店就是专门做鱼的。
10年间,他在岳西县开了7家店,推出原创菜品50多道。
从起初的只会做几道菜,到想学会做所有菜,再到现在只专心做好几道菜,从业30多年,吴问宝说自己经历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现在,收获了包括中国烹饪名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的他,常提起的一道菜是腌菜炖豆腐。经过他的创新后,这道简单的下饭菜成了他店里一道“雅俗共赏”的菜,备受好评。
吴问宝说,其实每一道普通的菜都有着登大雅之堂的潜力,“就像多年前,趁着业余时间,躲在饭馆某个角落,望着电视里名厨大师的自己一样”。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