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置于突出地位,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深入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力量。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奠定一体化发展的基石。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首要任务。要优化教育体系,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知识体系的重构,使课程设置更加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加强教育教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教师能够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要调整学科布局,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化学科结构,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建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要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探索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全球化需求,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要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强化协同攻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原则,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加强与国家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合作,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布局与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深化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大院大所、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协同,形成强强联合、优势叠加的倍增效应。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要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科技评价体系指挥棒作用,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健全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单一以论文、专利等数量指标为主的评价方式。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建立长周期评价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具有长远意义的研究项目,减少短期功利性行为。引入同行评价、市场评价等多元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的科技含量、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人才高地的制度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人才的战略支撑。要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在薪酬待遇、科研条件、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全球高端人才来江苏工作和创业。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东中西部人才协作。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注重培养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要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制度,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保障,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地位,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科研工作。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对抄袭、剽窃、造假等行为零容忍,营造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让科研人员能够安心、专注地从事科学研究,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
(彭斌,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