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显著优势。2004年12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温州瑞安看望基层干部,并主持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鲜明提出“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对基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系统回答了基层工作怎么看、抓什么、如何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年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的重要要求,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逻辑贯通、高度契合,揭示了基层“靠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保障”的价值追求和方法路径,愈发彰显无穷的思想魅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对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执政重在基层”科学阐明了“基层就是基础”的根本逻辑,坚持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基层干部座谈会上指出,“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最终要靠广大基层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贯彻和实施”,深刻阐述了基层组织就是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干部在整个党的事业中“谁也替代不了”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从地位作用到功能定位、从目标要求到方法措施、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作出系统性全方位的精辟论断,多次强调“基层就是基础”“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重视基层的党,重视基层党建成为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密码。实践证明,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
执政重在基层,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党内集中教育成果,健全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长效机制,用好浙江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等红色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坚强战斗堡垒。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领域党组织建设,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实质性作用,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持续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夯实基层治理基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城市、城乡、社区基层治理体系,探索社区“大党委”统领、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创新常态化下访接访、“平安夜巡”等经验,体系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发挥基层干部作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三个走遍”“四下基层”等经验做法,密切干部群众关系,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共享社·幸福里”等阵地,完善“民呼我为”为民服务长效机制,解决好“一老一小”等急难愁盼问题,打造老年助餐、家庭医生等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场景,把更多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工作倾斜基层”清晰指明了“大抓基层基础”的方法路径,坚持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基层干部座谈会上,指明了“把基层干部队伍选拔好、培养好、建设好,让基层干部更好地做工作”与“上级的工作向基层倾斜,让上级拿出一部分力量分担基层的工作”两条路,既给基层下达“过河”的任务,又切实指导帮助其解决“桥”和“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无论是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建设,对基层工作熟稔于心,对基层干部体恤关心,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紧盯不放、常抓不懈,充分彰显了浓重基层情愫、真挚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贯最重视基层建设,这个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基层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基层基础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基层处于承上启下的节点,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处于工作落实的重点,在客观上就有比较大的难度,最需要上级的支持和帮助。只有推动各类资源配置向基层倾斜、向基础工作领域倾斜,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有资源、有能力更好为群众服务。同时,干好基层工作,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不断打开基层工作新局面。
工作倾斜基层,要从完善基层干部选育管用机制、优化基层权责体系等角度,健全支持基层的制度机制。坚持推动力量下沉。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编制“周转池”功能,落实科技特派员、文化特派员、驻村指导员等制度,助力基层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文化传承保护等工作;建强村社头雁队伍,选优配强村社“两委”、社区网格力量、驻村干部队伍,深化专业干部赋能重塑计划。坚持推动权责下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赋能基层,编制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持续完善“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执法力量下沉、镇街权责匹配,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人财事相配套,赋予镇街尤其是特大镇更大话语权、指挥权、评价权,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坚持推动保障下放。加强基层组织和阵地、经费等保障,深化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的“四个有”建设,健全村社基本保障正常增长机制,让干部工作上有劲头、经济上有甜头。坚持推动政策下倾。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向基层倾斜机制,拓宽基层干部晋升渠道,推动县级统筹的职级职数向乡镇倾斜,让基层岗位成为“香饽饽”,让基层干有舞台、干有动力、干能成事。
“关爱传给基层”传递表明了“激励实干担当”的干事导向,坚持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
在当年的基层干部座谈会上,针对基层干部工作难做、问题难解、人头难管、生活艰苦“三难一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都要真正关心重视、真正支持帮助基层干部”,“特别要敢于为基层干部担责任,关注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既表达了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之情,更传递了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鲜明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基层冷暖挂在心上,每次到地方考察总要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基层一线,亲切看望慰问基层党员干部,嘱咐地方对广大基层干部充分理解、充分信任,多为基层干部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为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只有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依靠、生活上关心,才能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针对基层反映的“文山会海”“打卡留痕”“考核繁多”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今年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走深走实,提升了基层群众获得感认同感。
关爱传给基层,要着眼如何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甩开手脚,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坚持践行正确政绩观,注重在源头上持续发力,推动系统施治、重点整治、标本兼治,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推进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整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无感、无痕、无形”。持续为干部暖心增劲。完善从优关爱镇街干部、强基提能暖心增劲等地方创新举措,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落实对基层干部走访慰问、定期体检、身心健康评估等关心关爱,刚性落实疗休养、乡镇干部收入两个“20%”等制度,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持续为干部撑腰鼓劲。大力弘扬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六干”精神,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激励干部担当干事机制,健全容错免责、澄清正名、打击诬告等机制,建立“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性互动机制,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重要要求20周年。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对标对表中进一步深化对固本强基的规律性认识,把党建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以更大决心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提速打造“浙江第三极”。
(张振丰,作者系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