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今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了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在1月份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提出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最近,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在清华大学开班,200多名大国工匠人才在清华校园当起了“学生”。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劳模管理处处长 胡晓亮:前几年开展了大国工匠的年度人物发布、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大国工匠论坛,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今年就启动了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也设立了专项的补助资金,大国工匠培育和激励保障专项资金,每年大概投入一千多万元,能够用于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等活动。
前来清华大学参加培训营的一位叫杨金安的学员,是河南一家钢铁企业的电炉班大班长。如何提升冶炼效率、提高产品品质,是杨金安团队面临的“当务之急”。清华大学的教授给他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思路,大型磨机核心配件衬板“铸件”变“锻件”,是杨金安在清华课程上收获的一个让他惊喜的“灵感”。
培训期间,采用理论导师和技能导师“双导师”助学的培育模式,不但聘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学者作为“理论导师”,还邀请了技能大师来做学员们的“技能导师”。
“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专门来到清华大学,为培训营的学员讲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与实践”课程。作为中国火箭“心脏”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将我国火箭发动机组件合格率从不足29%提高到98.7%,为探月、探火、空间站建设等重大任务的顺利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加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的学员,不仅有像杨金安这样来自传统制造行业的代表,还有来自上海的学员姚启明,她是亚洲唯一一位获得国际汽车联合会许可的赛道设计师,过去20年,她带领团队设计了各种类型的赛道200多条,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赛道设计,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现在,姚启明团队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自主研发出了赛道安全模拟系统,不仅赛道设计使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设计出的赛道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正在朝着“智能赛道”方向发展。这也是姚启明在清华大学和老师们重点讨论的话题。
此次参加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的220名学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区域或行业重点企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骨干和企业科技攻关带头人,80%以上承担着省部级以上科研攻关课题。
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当前我国产业工人数量超过2亿人,但具有技术等级资格的只占三成,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亟待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步伐。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劳模管理处处长 胡晓亮:我们要求大国工匠培育要既出人才又出成果,见人、见物、见精神。希望通过培育之后,能够产生一批创新成果,能够创造一批先进操作法、工作法以及在培育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这些大国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这些能够传承他们的技术、技能、技艺,以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