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帮扶车间助力“家门口”就业

来源:云南日报
2024-12-08 09:28

原标题:

云龙县:帮扶车间助力“家门口”就业

云南日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建梅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立足县情实际,把就业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积极搭建就业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就业帮扶车间,通过“企业+车间+农户”模式,助力周边群众实现就地就近稳定就业。

2019年以来,云龙县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33家,覆盖9个乡镇,涉及火腿加工、茶叶加工、水果种植、蔬菜种植、养殖、服饰制作、生产加工、食品加工、服务业等领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多类型的就业机会。目前,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3580余人次,其中脱贫人口378人;自就业帮扶车间认定以来,已累计兑现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奖补112.93万元。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品牌带动就业。这类车间紧紧围绕“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坚持“专心致志养好一头猪、做优一块肉、做精一条腿,坚定不移打造绿色食品牌”的理念,利用“诺邓火腿”地理标志,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充分发挥“诺邓火腿巧匠”品牌优势,全产业链吸纳群众就业。

依托生态资源,实现产业推动就业。这类车间坚持“念好‘山字经’、打好绿色牌”理念,将云龙茶叶产业逐渐引上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加强新品研发,强化对茶农的技术指导、田间管理,提高茶叶产量、产值,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组群众在养护、采摘、加工等多个环节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

发挥地域优势,实现产业撬动就业。这类车间进驻到易地搬迁安置点,直接建在搬迁群众“家门口”,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岗位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依赖手工操作,工作时间较为灵活,非常适合易地搬迁社区内的劳动力,让易地搬迁群众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立足乡镇特色,实现产业拉动就业。这类车间以各乡镇的专业合作社为主,通过发挥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种、防、收、销全产业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逐步形成“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模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双向奔赴”,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

除此之外,云龙县还认定养殖、种植、食品加工、水泥生产、黏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砂石料制造以及物流、家政、快递等多种类型的就业帮扶车间,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地就近务工机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帮扶小车间托起就业大平台。随着就业帮扶车间的持续稳健发展、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的紧密融合,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让群众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有效化解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也让老人和孩子在亲人的陪伴下,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就业帮扶车间的不断优化完善,促进了劳动力的本地化安置和个人技能的显著提升,推动了云龙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小车间”带动“大就业”的目的,为乡村振兴建设增添了动能。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