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运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发扬首届全国劳模大会传统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观点
首届全国劳模大会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劳模运动和弘扬劳模精神的里程碑,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特征与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劳模代表大会,在中国工运史上、劳模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大会是在“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取得了全国范围的伟大胜利”和“大规模的恢复经济的建设工作业已开始”的背景下召开的。召开大会前,全国总工会在各行各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大会进行了充分准备,筹备委员对劳模评选范围、评选标准、名额分配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并提出在评选中要注意劳模代表必须包括私营企业、私营农业部门的职工,必须包括技术人员,必须为群众所认可。
9月25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正式召开,参加会议的劳动模范代表共有464人,其中来自工业战线的有208人,农业战线198人,部队代表58人。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发表贺词,充分肯定了劳模的贡献和地位,指出劳模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从9月26日开始,大会进入劳模代表经验交流阶段,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54名劳模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引起热烈反响。10月2日,大会进行了颁奖仪式,表彰与会的劳模和先进集体。
这次大会既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劳模表彰与奖励大会,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劳模表彰和弘扬劳模精神的里程碑,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特征与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
第一,彰显党和国家对于劳动者和劳模的尊重,体现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大会的筹备、召开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劳动者作为新中国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称赞劳动模范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伟大贡献,在整个社会弘扬了尊重劳动、崇尚劳模的道德风尚。
第二,确立了劳动模范的光荣地位和重大作用。毛泽东代表中央称赞劳动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肯定了劳动模范作为“骨干”“支柱”“桥梁”的三大作用。
第三,开启了我国劳模表彰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程。首先,确定了劳动模范这一光荣称号。其次,开启了劳模表彰制度化的进程。会后,时任全总副主席李立三在《关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评选劳动模范要形成固定的制度,对劳模评选时间、评选标准、表彰奖励办法、宣传等提出了规范性的建议和意见。本次劳模大会为以后逐步形成劳模表彰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打下坚实基础。
这次大会的经验对新时期工运事业的发展、劳模精神的弘扬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一是工运事业、劳模表彰工作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首届全国劳模大会召开于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此时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国民经济恢复建设中。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成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劳模表彰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国家发展建设大局,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是要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首届全国劳模大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培育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劳动光荣、崇尚劳动、尊重劳模的良好氛围。当前,要让全社会都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就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工作,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推动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浓厚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
三是劳模表彰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推动评选、表彰以及服务劳模制度的完善。首届全国劳模大会一方面奠定了劳模评选表彰的制度化、规范化基础,另一方面还对劳模提出了时代要求,即将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相结合。劳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劳动生产实践中孕育的时代精神,劳模群体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伴随时代发展和劳模群体的变化,劳模评选、表彰以及服务制度也要不断完善,以更好发挥劳模的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