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33岁、硕博占比97%,他们在预研战场吹响“工人先锋号”——
【奋斗者正青春】科研“无人区”里的航天青年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研究的课题是“前沿中的前沿”,而他们的工作却躲在“幕后的幕后”。当重大型号发射成功,在欢呼雀跃的发射场里,你并不会看到他们的身影,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早已开始开辟下一个新战场。
这群平均年龄33岁的航天青年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四部发展战略与预先研究室(以下简称预研室)。这支由61人组成的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7%。他们在不久前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
近日,记者来到四部预研室,探寻这群吹响“工人先锋号”的航天青年。
在“无人区”探路
预研工作具有“拓荒”性质,仿佛是在科研“无人区”里探路。张增辉就是这群探路者的“领头雁”。
张增辉和同事们需要瞄准新技术、新领域,为型号研制做前期准备和可行性研究,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为了完成一个预研项目,这群航天青年的“工位”是流动的。
前期,他们需要跑高校、进企业,系统学习、调研新的技术原理,业内顶尖专家在哪里,他们就奔向哪里。到了方案研究阶段,他们需要在办公室里思索提炼,打通从理论技术到工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而在产品试制阶段,他们要“泡”在工厂车间里打磨工艺方案。等到产品试验阶段,他们的工作地点又转移到了人迹罕至的试验场。
这个被张增辉形容是“盲人摸象”的过程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工作难度大、出成果周期长,也正因为如此,预研室成了最能锻炼年轻人的地方。
32岁的张振启2017年刚一入职就开始深度参与攻关项目,当年12月,他就开启了出差模式,这种奔波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20年。“每年至少有6个月在外地。”这段“在路上”的经历,让他感到成长很快。
与枯燥和寂寞对抗
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这是这群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考验。今年41岁的孙均政在这样的寂寞里一待就是十几年。
2020年初,他带领一个由4人组成的攻关小组,向一个全新的智能系统发起冲击。刚入职不久的刘思彤成了小组成员。
时间紧、任务重,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5个月,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短时间内完成场景设计、仿真数据生成、算法研发和集成验证等设计内容,工作量巨大,仅生成和处理的数据就超过50万条。
和此前的无数次“拓荒”一样,孙均政和同事们必须从零开始。
他们用了近4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才敲定技术路径和方案。那段时间,他们一有灵感就跑到“职工小家”的会议室里头脑风暴,设计理念在观点激荡中迅速升级迭代。
任务进入倒计时,截止时间却突然提前了。为了赶进度,他们干脆住在了办公室里。最后冲刺的一周时间,孙均政带着大家熬了3个通宵,才完成系统搭建。当这套智能系统的试运行获得成功,几个人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身心的疲惫瞬间向他们袭来。
对于这些理工科背景的年轻人而言,普通人眼中枯燥乏味的代码和程序,在他们眼中是美的。
“弄清一行行代码的含义,这个过程让人着迷。”刘思彤告诉记者,看着自己写的程序跑得很流畅,特别有成就感。这是独属于他们的快乐。
藏在数字、公式里的情怀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待前人的经验,始终抱着推翻的心态,预研工作需要的是极度严谨且善于创新的人。”孙均政告诉记者,招聘年轻人时,会特别选择与部门气质契合的人。
多年前,硕士毕业时,已经收到外企录用通知的孙均政,还是出于对航天事业的情怀参加了四部的招聘。他跟负责面试的主任一聊就是两个小时。
多年后,刘思彤在面试时也是因为这份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被孙均政收入麾下。
采访中,这群年轻人经常会提到航天事业、航天精神这几个词汇,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并不虚无缥缈,这份情怀就藏在他们每天计算的数字,打磨的公式和技术细节里。
当然,预研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失败,他们必须学会在失败中调整状态,重新出发。
2021年9月28日,孙均政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七年磨一剑,不辱使命,不负韶华!”这是他在数次失败中摸索,终于迎来成功一刻后的短暂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