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济宁工会助力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

“妈妈岗”“大龄岗”化解就业招工“两头难”

《工人日报》(2025年02月19日 01版)

本报讯(记者田国垒 通讯员吉翔)“这是我第3次带着亲戚朋友来参加专场招聘会了。这里工作种类丰富、针对性强,总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日前,在山东省济宁市“工益就业・春风送岗”招聘会现场,市民胡贤亮带着处于哺乳期的姐姐,在“妈妈岗”专区找到一份家政服务钟点工的工作。

近日,济宁市总工会联合人社局等部门,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线上招聘、实施企业特招等形式,为各类求职群体和用工企业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助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每周增开一场线下招聘会,工会微信公众号逢‘7’发布新的招聘信息……全市各级工会积极行动,确保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济宁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济宁市总根据劳动者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发布岗位信息。针对农民工及未就业妇女群体,广泛归集建筑、维修、家政、物流等传统就业岗位,并鼓励企业增设“妈妈岗”“大龄岗”,助力各年龄段农民工及未就业妇女实现就业。对于高素质人才,工会积极对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产业的高、新、特企业,发布“特招”公告,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产业发展,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同时,济宁各级工会依托工友创业园及工友创业联盟,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发掘出一批订单型、季节性、灵活性岗位。同时,工会联合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技术骨干,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

济宁市各区县工会也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深挖产业链就业潜力。金乡县围绕大蒜产业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设置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电商运营等岗位;嘉祥县聚焦石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出石雕工艺设计、文化创意开发及营销推广等岗位。

“通过搭建‘产业+人才’适配平台,实现了就业扩容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我们将持续聚焦职企双方需求,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技能,切实化解就业招工‘两头难’的问题,不断擦亮‘工会帮就业’服务品牌。”济宁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