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是一代人的记忆
腾讯娱乐专稿(文/李小飞 编辑/端梧)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前日在香港办个了启动仪式,TVB宣布全资拥有邵氏公司,并将拍摄《澳门风云3》、《使徒行者》电影版等。
这个启动仪式很有重新启航的意思。可是邵氏能否重新启航?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邵氏是如何衰落的。
老邵氏不是在平等的竞争中失败的,而是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淹没的。
邵氏,顾名思义,首先这是一家家族电影企业,自然的,也是一家依靠强人成就,最终打上强人烙印的公司。
中国电影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四兄弟,一个是中国动画的奠基人,万氏四兄弟,籁鸣、古蟾、超尘和涤寰,最后以万籁鸣成就最高,以一部《大闹天宫》名垂史册。另一个就是邵氏公司的创始人四兄弟,醉翁、邨人、山客、逸夫,最后以邵逸夫最为人所熟知,很有意思的是,这八个名字全都是兄弟们决定集体从艺后自己起的艺名。
邵氏兴起于邵醉翁,而盛于邵逸夫,他所经营香港无双的大片场,笼络了全香港最杰出的电影人才,更把电影合作发展到日本、韩国,作为影迷当然要感谢邵氏,如果没有邵氏,可能就不会有张彻、胡金铨,没有刘家良、李翰祥,没有狄龙和姜大卫,没有很多传为经典的电影作品。邵氏的全盛时期在于60年代后期,而挑战也来自于此时,因为理念的不合,邵氏电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邹文怀出走创立嘉禾,并带走当时的巨星王羽,拍摄了《独臂刀大战盲侠》等片并惹来与邵氏对簿公堂,此时的邵氏虽然已有心淡出电影业,但却并未把这个后起公司放在眼里。而事实也证明嘉禾似乎并不能撼动邵氏的盟主地位,倒闭在即,但一个人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李小龙。
当时在美国事业受阻的李小龙决定回港发展,他的首选当然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电影公司邵氏,但邵氏看准李小龙在美国处境不利,对其颇为不敬,除了条件苛刻,还要李小龙回港面谈,结果心高气傲的李小龙被诚心招纳的嘉禾打动,以一部《唐山大兄》挽救嘉禾,又以《精武门》等几部电影的巨大成功使嘉禾彻底拥有了与邵氏抗衡的实力。后来李小龙暴毙,似乎嘉禾又将再次沉沦,但同样戏码再次上演,这一次是许冠文,而许冠文直接是从邵氏跳来的,这位演员出身的喜剧天才以自编自导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片再次大破香港票房纪录。80年代,嘉禾已经全面超越邵氏,甚至一度将作品打入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