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会法律保障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全局意识统揽、用法治意识推进、用创新意识深化、用责任意识优化,突出一个“制度保障”、 依托五个“平台模式”、 抓住四个“重点项目”、 加强三个“基础建设”。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各级党委政府和职工群众都对工会法律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盼。工会法律保障工作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全局意识统揽、用法治意识推进、用创新意识深化、用责任意识优化,是摆在工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突出一个“制度保障”,做实“送温暖工程”服务品牌
“送温暖工程”是工会响亮的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级工会围绕职工“六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已经拓展了“两节”送温暖、服务农民工等一系列特色工作。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框架下,积极探索“制度保障”新模式,用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比较完善的国家制度体系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全面落实,同时,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品牌和特色项目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工会法律保障工作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与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相衔接,与国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相衔接。
依托五个“平台模式”,推动依法维权落到实处
工会与人大的联系会议。建立与人大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联系制度,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有关职工权益的检查和督查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监督水平。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重视并积极参与“三方会议”工作,借助三方各成员的部门资源和优势,有效推动工会各项维权服务工作。
“一庭二制度”模式。密切与各级法院、人社、司法等部门合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一庭二制度”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方式,推动法院在劳动争议案件较多的地区设立“劳动法庭”或者职工维权合议庭,加强工会“四员”(调解员、监督员、仲裁员、陪审员)队伍建设,畅通执法司法维权绿色通道。
社会保险社会监督委员会。社会保险社会监督工作是工会组织履职维权的重要抓手,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社会监督的特征、工作重点和业务特点,并依托这个平台,组织人员参与社会保险配套政策的顶层设计,参加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检查活动。
职工维权联席会议。加强与人力资源、法院、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分析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问题,尤其是对工会信访、“12351”维权服务热线掌握的,可能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等的重大事件或者案件,要及时召集开会,展开研究讨论,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和措施。
抓住四个“重点项目”,完成依法履职工作目标
推动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一是协调指导。树立“举全会之力开展服务职工工作”的思想,主动将服务企业和职工的具体工作,交给职工服务中心办理,推动中心办成全会的服务中心。二是功能定位。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工作需求,按照帮扶、维权、服务、管理、创新等五大模块的要求,合理设置工作项目。经济较发达、职工较集中的地区,要不断深化维权、服务、创新等模块,尽力满足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三要基础建设。在硬件上,职工服务中心尽可能设在临街地段,设区市级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少于80平方米,县级场所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探索职工医疗互助实效公平。开拓思路、创新管理,寻求专业部门指导,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现行职工医疗互助活动进行必要的修正,重点在“适时调整缴费标准、适当提高起付线、降低单位团体参加医疗互助活动比例和加强源头审核”等方面进行健全完善,同时积极探索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的框架下建立职工“大病补助”制度新路子,使职工医疗互助制度长期稳定运作,彰显工作良好形象和务实作为。
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到位。一是促进就业再就业方面。协助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职工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帮助求职人员应聘,帮助缓解企业缺工和职工再就业问题。二是职工工资收入方面。积极参与政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依法依规适时调整,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从源头上保障一线职工工资水平。三是职工生活后勤保障方面。实施企业职工生活后勤保障提升规划,帮助解决推进过程中“经济不平衡、进展还不理想、工作不到位”的困难和问题。四是保障职工福利待遇方面。做好职工福利待遇等政策的学习宣传工作,加强对基层单位发放慰问品、组织职工疗休养等工作指导,做到既能熟悉政策内容,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又能突出维护工会会员基本福利权益。
提升职工法律服务维权能力水平。一是法律援助服务。按照推进职工法律援助工作规划要求,切实加强工会法律援助队伍建设,组建律师服务(顾问)团,完善法律援助规章制度,健全工会法律援助网络,为职工提供更为方便、快捷、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二是职工队伍稳定。有效开展职工信访工作,落实《信访条例》有关要求,按照信访“路线图”合理合法处理信访事项,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三是普法宣传培训。大力宣传依法治国理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培训活动,推进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很好落实。
加强三个“基础建设”,确保法治服务务实高效
创新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工会全局工作,自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着力抓好源头性、宏观性的参与维护工作,同时加强对县级和基层工会的管理、指导和服务。
培养专业队伍。要抓好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各种方式举办培训班,不断改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打造出具备协商沟通、准确表达、应变灵活、作风朴实等能力的清新团队。
重视宣传报道。要增强宣传报道意识,主动借助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工会宣传阵地等渠道,把送温暖、金秋助学、医疗互助、关爱农民工等工作宣传好,让党委政府支持工会法律保障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我们的艰辛和努力。
论文选编(二) | 2012-03-29 |
论文选编(三) | 2012-03-29 |
论文选编(四) | 2012-03-29 |
论文选编(五) | 2012-03-29 |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工... | 2012-03-29 |
工运探讨:坚持依法治会 建设法治工会 | 2012-03-29 |
法治工会建设之我见:把工会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 2012-03-29 |
张百如:深入推进依法治会 坚定不移地走中... | 2012-03-29 |
三工论坛:关于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思考 | 2012-03-29 |
在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结束时的讲话 | 2012-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