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万静观点
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在高校教育中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情怀、弘扬工匠精神,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与建设者。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再次昭示我们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理念,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作为探究知识的殿堂和人才培养的摇篮,也应该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方面肩负起更多责任。当前,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在高校教育中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情怀、弘扬工匠精神,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与建设者。
深刻认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历来就高度重视劳动,倡导劳动精神。作为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最直观的体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相互交融的结晶,其本质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这种精神是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习近平总书记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广大劳动者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入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准确把握高校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的独特作用
我国的高等学校应努力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研究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加强研究挖掘,做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研究者。高校作为研究机构,要努力发挥学科系统复杂多元、人才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组建研究团队,成立研究机构,关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研究动态,加强对劳动哲学、劳动思想的研究和挖掘,加强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机制和作用机理的深入剖析。尤其要把对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的研究同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贯彻和落实。
注重育人为本,做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者。要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同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把开展劳动教育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当代青年学生坚定信念、夯实政治素养,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格。要通过举办劳模事迹报告会、开设劳模大讲堂、聘请劳模工匠担任兼职教授、德育导师等形式,推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不断探索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好方法和新模式。
倡导身体力行,做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哲学,其最大的意义存在于实践之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关键要学习践行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推动工作的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在高校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就要把其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具体环节之中,就是要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劳动理念,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劳动情怀;要敬业爱生、精业乐业、潜心育人;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为党和国家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战线的广大师生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把握正确方向,勇于担当责任,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