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就业“极化”现象开始出现。就业“极化”体现为技术极化和空间极化,“技术极化”在中国还不显著,“空间极化”已经在东、中部地区出现,劳动力呈现向东部地区集聚的特征。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就业“极化”现象开始出现。所谓极化,可以理解为事物向极端发展变化,可能是向高端发展变化或者向低端发展变化;也可能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分化,一部分向高端发展,一部分向低端发展,而处于中间层次的减少,出现两极分化,它既表示事件或事物的动态过程,也表示其发展结果。就业“极化”体现为技术极化和空间极化,“技术极化”在中国还不显著,“空间极化”已经在东、中部地区出现,劳动力呈现向东部地区集聚的特征。
劳动力“技术极化”现象即将出现
劳动力市场技术两极化,也被称为“劳动力市场技术空心化”,即高技能与低技能岗位的就业比例提高,而中等技能岗位的就业比例下降。这样的现象归因于新技术和新经济,“机器人+物联网”的完整生产线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常规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危险系数小。智能制造催生了大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化装备产品,使得重复性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诸多岗位实现了“机器换人”,如包裹分装、机械装配、高温或高空作业等。
从国内统计数据来看,“技术极化”现象已经初露端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2015年,虽然几个高技术制造行业的产值均有大幅增长,但是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比从2011年的52%增长到2015年的60%。该产业扩张意味着未来机器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将会出现,更进一步,“技术极化”也不再遥远。
“技术极化”可能导致劳动者分流。第一,一些中等岗位的劳动者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借助教育或培训体系将掌握更多技能,转向薪水更为优厚的岗位,这些劳动者最终将从这种技术冲击中获益。第二,学习能力差或者原来掌握的专业技术被新技术淘汰的劳动者不得不寻求低技能、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的工作,如接待或个人护理岗位。第三,还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青年人可能更倾向于学习高级认知、社会情感技能,因为这些技能在短期内很难被技术模拟,且相比低技能岗位,这些岗位的收入水平较高。
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现象已经凸显
“空间极化”是各种经济和社会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化与集聚,通过经济资源配置在一定地理区域中形成增长中心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演变,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现象是产业集聚的表现和结果,具体指部分地区某一产业或行业就业密度和就业占比不断提高,而其他部分地区相应产业和行业的就业密度和就业占比不断下降,最终形成某一产业或行业的区域就业中心。
在我国,东部地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就业,第一产业就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整体而言,全国51%的就业人口集中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人口各占21%,东北地区就业人口仅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7%。1996年~2014年,从就业密度来看,中部和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密度相对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略有下降,东北地区保持不变。从就业占比来看,各区域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不断下降,这与产业发展规律相一致,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同时,第二产业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现象加剧,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主的沿海就业带。第三产业就业向东部地区集聚,就业极化现象明显。
就业的空间分布取决于产业的空间布局,而产业集聚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由此带来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现象。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都在向东部地区加速集中,说明东部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产业集聚力较大。目前,第一产业分布情况较为稳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依然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集聚趋势明显,就业分布的“空间极化”现象加剧。
应对“极化”现象需从多角度引导与发力
中国的技术“极化”现象还不突出,但是未来趋势可预期,需要提早设计应对方案。就“空间极化”来看,影响产业集聚力的因素可以分为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政策因素。因此,应对“极化”现象需从多角度引导与发力。
应对“技术极化”,需要变革与调整教育培训体系。能够在新经济环境下生存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教育培训,让劳动者具备更强的人力资本水平。另外,教育和培训规划的设计是有时间效应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迅速,而这些领域的改革需要多年才能见到成效,所以前瞻性的教育培训改革是必要的。
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与教育体系人力资本积累任务是协调统一的。首先,市场对中等技能劳动者需求量减少,教育培训系统的人才培养定位有待进一步调整。产生原始创新的大学与科研机构需要培养精通专业技能、有创新精神、能紧跟科技前沿的“匠人”;职业技术院校与培训机构则需要培养有一定文化基础、具备基本职业素养、能把简单工作做到极致的“工人”。其次,劳动力市场对具备交叉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劳动者需求量增加,教育培训系统的专业设置有待进一步整合。再次,市场对劳动者的技能调整和技能转换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培训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最后,市场对劳动者创新能力、诚信度等软性指标的要求更高,教育培训过程中的道德伦理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应对“空间极化”,需要充分考虑新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特征是指超越简单的地理因素,由地理因素或其他历史偶然事件引起的某一地区产生收益递增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带来的产业集聚,主要包括市场规模、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表现为某一地区居民的购买力水平,规模大的市场更容易吸引企业进入该区域,这又促进了该地区市场的扩大,进而增强产业集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地区,企业越容易招到所需的人才,研发成本相对更低且容易维持创新优势,这对于第二产业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决定了企业进入当地生产的成本,基础设施越完善,越容易吸引企业进入该地区,同时带来就业的集聚。
政策因素是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外围条件。新经济地理因素是引起产业集聚和就业分布“空间极化”的直接原因,但大部分是内生原因,东部沿海地区市场规模大、人力资本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的背后既受优越的地理特征引致,也要归功于经济政策的影响。受贸易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开放区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与新经济地理因素相互作用,带来产业集聚。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改革也更为彻底,民营经济活跃,这反过来又促进政府进一步实施市场化、放松管制和保护民营经济,从而加强产业集聚和就业“极化”。
(本文摘编自《2017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有能力,才能与社会无缝对接 | 2014-02-11 |
理论周刊:在弘扬“赶考”精神中强化群众观念 | 2014-02-11 |
开眼看世界与《瀛环志略》 | 2014-02-11 |
国家文化主权的城市担当 | 2014-02-11 |
“颜色革命”发生的根源是什么,为何行不通? | 2014-02-11 |
为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 2014-02-11 |
“网红”火爆背后的经济社会心理因素 | 2014-02-11 |
没有兴趣和热爱,何谈合适专业 | 2014-02-11 |
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海洋安全 | 2014-02-11 |
老箱子里很难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 2014-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