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信息化服务“三农”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吴健 戴卫平
//www.workercn.cn2014-12-09来源: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电信深入推进战略转型的五年。凉山电信在凉山州委、州政府和省公司的领导下,全体员工执着前行,不断超越,苦干实干,奋发有为,谱写了公司全业务经营新篇章。作为凉山企业50强、首批诚信示范服务单位的凉山电信,连续多年保持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诚信纳税单位、安全放心消费单位、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先进单位”等。长期以来,凉山电信积极承担国有大型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把农村信息化作为情系三农、服务民生的重要工作,加大网络投入优化与信息平台建设,使“三农”信息化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着力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凉山电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通报表彰为四川省“行政村通电话、乡镇通宽带”工程先进集体。

  “三农”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凉山州所辖16个县市,其中1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大多县农村人口超过90%.大力推进“三农”信息化建设,对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04年—2014年,凉山电信先后投入6.5亿元用于农村网络建设,强力推进“乡镇通宽带、村村通电话”等民生工程,光纤镇覆盖率达95%,光缆村覆盖率达30%,高质完成了全州600余个乡镇通宽带工程建设;同时,克服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通过有线、无线及卫星通信相结合的多种手段,解决偏远农村通信难、服务难的问题,在全省率先完成开通乡镇通宽带卫星部分试点工作。2010年1月27日,凉山电信在越西县保安藏族乡开通首家乡镇天地星卫星电话,为实现凉山“乡乡通宽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成为信息化农村建设一个重要里程碑。

  “三农”信息化建设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加快“三农”信息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信息闭塞问题,助力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凉山电信先后投入1400万元用于三农百事通、农经网、农情网、农信通、农业科技110等农村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通过以“宽带信息百镇千村”惠民、惠农工程为切入点,利用了田园广播等信息化应用,发挥基层乡镇政府力量,将信息化乡镇建设效果推到了一个高点,如江竹乡建成乡镇V网、有效节省村民通信费用支出;田园网站对提升形象宣传、扩大招商引资等产生积极作用;通过田园广播及时发送相关通知、信息等,使基层村民享受到信息服务的便捷实用。截至2014年12月,建成乡镇级田园网站165个,较好地展示和提升了凉山州各乡镇的对外形象;田园广播应用从2010年8月-2014年12月群发语音近100万条,极大丰富了信息的传递途径。伴随着“三农”信息服务发展步伐,在通信业务用到家的同时,凉山电信的触角已从田间地头延伸到农村信息致富的方方面面,花卉、药材、烟叶、小水电、矿业,这些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凭借移动信息的翅膀飞出了大山,实现了量与质的飞跃。

  “三农”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村基层政府工作提质提速

  “三农”信息化建设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本区域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三农”信息化建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村,把多年来山区因信息闭塞而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难点一下子变成了亮点,使得广大农村用户能够与城市用户同步共享信息文化资源。2008年以来,凉山电信以乡镇电子政务、OA办公为核心,推进农村基层政府信息化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通过平安乡镇、乡镇总机、乡镇彩铃、视频会议等信息化应用,满足县、乡、村各级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截至2014年12月,全州共建成212个信息村、36个宽带信息镇。同时,利用IPTV平台为全州通宽带的乡镇及村提供农村党员远教和影视娱乐等内容服务,在党员远教上为各级政府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田园广播的应用也成为了减轻基层政府基础工作的有力助手。如:川兴镇在人口普查期间,利用田园广播加大入户普查宣传、临时通知,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提醒。

  信息服务惠“三农”,农村经济新崛起。凉山电信“三农”信息化建设正步履弥坚!(吴健 戴卫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