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社会的前进动力和政党的执政基础在于物质也在于精神。发展起来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需求更甚以往。抓好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凝聚共识、坚定信心、鼓舞士气上下功夫;还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拿出钉钉子精神,实干、苦干加巧干,方能积跬步至千里。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车有双轮,方能行稳致远;鸟有两翼,方能展翅高飞。于社会而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必须相互配合方能协同发展。总有人认为,物质财富是实的,精神财富是虚的,精神财富远没有物质财富来得实在。殊不知,社会的前进动力和政党的执政基础在于物质也在于精神,不发展经济,没有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果肯定靠不住,但只强调物质而不谈理想信念、不重视思想灵魂更会出大问题。对此,我们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如今,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这一治国理政的法宝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创造性地发展下去。
强调“两点论”、“两手抓”并不是说两个文明建设没有重点。确保二者齐头并进,必须在坚持统筹兼顾的同时,善于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抓住“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当前,相较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仍显不足,补齐短板尤为迫切。一方面,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利益诉求多元,观念思潮多变。从倒地老人扶不扶的焦灼,到孩子上学要不要“递条子”的急切,无不传递着重塑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紧迫。另一方面,“四个全面”蓝图已经绘就,扬鞭奋进正当其时。破瓶颈、除藩篱的信心,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决心,治病树、拔烂树的恒心,个个需要精神建设的助力。一言蔽之,发展起来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需求更甚以往。
做好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一个基本遵循就是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凝聚共识、坚定信心、鼓舞士气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勾绘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是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应当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体和个人的共同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比如,发挥党员干部和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比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比如,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让人们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方能在全社会凝聚起一股向善向上的精气神。
精神文明建设,看似虚功,但必须实做。对此,不少领导干部还存在认识和行动上的误区。有的爱玩形式主义,把精神文明建设变成了“作秀”,宣传口号全是“大词儿”,举办活动一味比规模、拼场面。有的爱搞官僚主义,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看成升迁的砝码,满足于拿牌子,止步于拿到牌子。说穿了,都是务虚不务实。所谓“画鬼魅易,画犬马难”,虚无缥缈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不是什么难事,而要做到位、做得实却远非那么容易。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拿出钉钉子精神,实干、苦干加巧干,方能积跬步至千里。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一笔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依然需要信仰驱动,社会依然需要共识引领,发展依然需要价值导航。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撑。
科学精神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 2010-07-19 |
路甬祥:科学精神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 | 2010-07-19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稳定社会 | 2010-07-19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稳定社会 | 2010-07-19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稳定社会 | 2010-07-19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稳定社会 | 2010-07-19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稳定社会 | 2010-07-19 |
谭国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 | 2010-07-19 |
践行雷锋精神 筑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 | 2010-07-19 |
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 | 201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