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挑战呈现出新方式、新特点,更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可低估
可以说,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稳步提升,处于明显的优势和主导地位。相对而言,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时代大潮淘洗和实践检验中逐渐失去信誉和影响力,因而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从属地位。力量对比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如以上论述的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掌控力增强;也有国际的,如资本主义长期持续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价值危机,使得源自西方的诸多非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失去现实基础和信念支撑等。非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逐渐下降,反映的是其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团社会号召力和动员力的下降趋势明显,也反映出其倡导或支持的理论主张及政治方向被实践证明是偏离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我们说非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并不等于说它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减弱或逐渐消失。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继续以变化了的内容和方式持续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一是政治诉求和价值取向趋于显性化、公开化,越来越积极、直接地影响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二是多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汇集合流,设置某个或数个易引起人们关注和激发情绪的话题,制造“意识形态群体性事件”;三是非主流意识形态越来越多地借助学术讨论、政策辩论平台,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成为其主要传播者、鼓动者、建言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替出现或同时并存的成规模非主流意识形态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一些极端“新左派”思潮等。十八大以来,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提升,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虽然下降,但继续以新的方式发起冲击和挑战。其中一种主要方式与策略,就是以“深度解读”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政策为手段,传播渗透其观点主张。比如新自由主义在危机发生之后在国际国内都信誉扫地,但当前,它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读为“彻底市场化”,否定国家宏观调控,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解读为公有制企业“私有化”;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竞争中逐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影响和市场,比如抨击共产党“垄断”和“极权”,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跟不上“经济市场化”进程,人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等;普世价值论在资本主义危机中被实践证明其关于西方自由、民主、人权之“普世性”的虚谬,但当前仍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论说“没有什么中国特色,只有普世道路”;历史虚无主义则把“历史虚无”的罪名扣到共产党身上,通过重新解说各种历史事件影响误导群众对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的评价;而各种极端“新左派”则利用当前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否定改革开放的成就,甚至希望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极端者为“文化大革命”辩护,等等。
可见,以上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挑战呈现出新方式、新特点,更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要进一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根据新情况新态势防范和应对其蔓延和渗透。
研究显示:外媒报道世博总体客观友善 | 2010-07-28 |
合肥推“两个胖胖欢迎您”城市雷人口号意义... | 2010-07-28 |
吴新雄:大力发展江西红色旅游 促进绿色科... | 2010-07-28 |
文化部部长蔡武解读:美术馆免费开放等热点... | 2010-07-28 |
文化部规范“名人故里”的思索 | 2010-07-28 |
如何认识世界遗产中的文化景观 | 2010-07-28 |
“晋善晋美”描绘蓝图 | 2010-07-28 |
外媒:中国游客豪购再引议论 夹杂不成熟与... | 2010-07-28 |
六个字母编织的图景 | 2010-07-28 |
中国互联网发展站上历史新起点 | 201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