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城市病”成为一些大城市发展的困扰。各地大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亟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中建设“跨城区”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思路。所谓“跨城区”是相对于中心城区和近城区提出来的,是为了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张,选择离省会城市较远、原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有较大潜力、在自然资源或特定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交通便利的县市,推进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建设“跨城区”,可以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分担省会城市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可以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因而可以成为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建设“跨城区”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城市空间扩展理论和区域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城市空间扩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城市建成区之外建设功能相对齐全的新城区,以承担新产生的城市职能,将城市单一增长核心转变为多个增长核心。形象地说,这样的城市不是由一个“发动机”驱动,而是由几个平行的“发动机”同时驱动。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探索的是城市重点开发轴线选择与产业带建设问题。“点”是指中心城市,“轴”是指铁路、高速公路、公路、水路等交通线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要素首先在“点”上集聚,当集聚到一定规模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向外延伸扩散,形成空间结构中的轴线,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规划布局或顺应自然条件,在轴线上选择适宜的地区作为新的城市生长点,从而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
根据理论研究,“跨城区”选址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条件。首先,候选城区应是铁路、高速公路、公路、水路等多种交通线路的交汇点。这样的交汇点拥有交通区位优势,能够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便于城市运行和对外交流,因而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较佳生长点。其次,候选城区最好位于省域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地段。大型项目建设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和第三产业集聚。由于这些项目用地量大,多数布局在郊区,符合建设“跨城区”的条件,可以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生长点,并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城镇。在这样的地方顺势推进城镇化具有优势,也是经济合理的。最后,从优化空间发展格局看,候选城区也可以选择在所谓的“三不管”地区,也即几省交界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发展水平不高,但潜力很大,而且地价等建设成本低,具有生态学的边缘效应,能够借助到来自多个方向的引力和辐射力。在这些地区建设“跨城区”,也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更大范围优化生产力布局。
在实践中,“跨城区”的选择可以结合各地具体情况,通过对区域发展轴线上各候选点的自然禀赋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区位交通条件、产业互补联动条件、人口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努力做到布局合理、发展科学。需要强调的是,在“跨城区”建设中应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省会城市和省域经济空间结构,提高区域分工和合作水平,形成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增强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在省际县市建设“跨城区”,应注意建立省际协作机制,努力使“三不管”地区成为发展较快、环境优化的新兴城市地带,成为省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塑造“首善之区”高端城市形象 | 2009-02-10 |
塑造“首善之区”高端城市形象 | 2009-02-10 |
塑造“首善之区”高端城市形象 | 2009-02-10 |
塑造“首善之区”高端城市形象 | 2009-02-10 |
塑造“首善之区”高端城市形象 | 2009-02-10 |
塑造“首善之区”高端城市形象 | 2009-02-10 |
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工程 提升城市建设科... | 2009-02-10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政府“三个到位” | 2009-02-10 |
北京人口调控该往哪走? | 2009-02-10 |
对西安城市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2009-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