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和制度保障措施
杨长岭
//www.workercn.cn2015-12-10来源: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全面分析,准确定位,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以及制度保障措施,是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以某铁路施工企业为例,该企业近年来借助铁路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在生产业务、经营管理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令人可喜的成绩。企业充分认识到要获得长期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超前的战略意识和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人力资源规划,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企业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分析

  (一)员工类型结构

  企业人员划分为经营管理人员、纯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了高级经营管理者(主要指领导班子)、项目经理、政工保障人员以及一般管理人员;纯技术人员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专家;作业人员包括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

  (二)员工学历结构

  该企业总人数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0.10%;大学本科占11.59%;大学专科占7.38%;中专占4.02%;高中及以下占76.92%.大专以下的人员所占比重超过了80%,说明了企业人才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这对企业向“科技型、管理型、效益型”转变是极为不利的。

  (三)员工专业资格结构

  该企业管理人员及纯技术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中,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占0.45%;副高级职称占10.91%;中级职称占29.09%;助理级职称占50.45%;员级职称占9.09%.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所占比重低于15%,具有初级及以下职称的人才所占比重超过60%.表明企业人才储备中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后备人才明显不足。

  (四)员工年龄结构

  该企业35岁及以下的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44.98%;36岁至50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5.55%;50岁以上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47%.平均年龄37岁。在企业全体员工中,中青年员工占据了绝大多数,而老年员工比重较低,企业员工年轻化程度较高。

  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具体制定

  (一)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对人力资源发展的影响

  1.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该企业以既有核心业务为基础,把铁路产品不断延伸开发,在提高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核心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科技附加值瞄准铁路、公路、建筑市场,把预应力机具、锚具和钢结构工程迅速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尽快形成企业的重要经济支柱。

  2.企业发展规划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

  从企业发展规划与人力资源规划关系来看,企业整体规划应该决定并包括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应以企业规划为指导,以远景规划所规定的目标为方向。即在确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首先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然后再确定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企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人力资源规划具体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为手段,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和激励四个环节工作,精心打造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政工和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的经营生产、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1.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重视和关心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公平竞争。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打破干部和工人身份界限,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保证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三是优化配置。从人才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充分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四是适度超前。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针政策制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重点目标

  一是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敏锐的市场意识、主动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业务管理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规模控制在60人以内。同时,根据1:2的比例配备后备人才,形成一支人数在10人左右,年龄在45岁以下、学历大学本科以上的经营管理者后备人才队伍。二是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法律意识和成本观念,以及良好项目管理能力的项目经理(建造师)队伍。三是根据“一精、二会、三懂”的要求,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具有党政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政工保障人员队伍。四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围绕企业产业或业务的特征与优势,建立一支多层次、多专业人员构成的阶梯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是依据企业作业层队伍的发展政策,构建一支精干、高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

  3.重点任务

  (1)打破身份界限,建立公平竞争、择优录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改变传统因人设岗的现象,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并为招聘和选拔人才提供客观的依据。

  (2)建立渠道畅通、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对于特殊专业人才,可以通过技术咨询、兼职等形式柔性引进。积极接收大学本科生,特别是桥梁工程、工程管理等紧缺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3)加强人才核心能力建设,构建系统的人才培训机制。经营管理人才重在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重在创新能力和攻关能力的培养;技能人才重在解决技术难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4)以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行目标分解和目标管理,确立部门和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并以此作为任职者业绩考核的依据。

  (5)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灵活的薪酬激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体现高才高薪、特才特薪的原则,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

  三、实现人才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对企业人员实行总量控制

  1.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才。编制各岗位任职条件及主要职责权限说明书,并作为企业人才招聘、培训、考核和薪资发放的依据。企业的项目经理、高级技术人员等不同的岗位都要按要求来进行选拔人才。

  2.总量控制,调整结构。建立一支1100人左右、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的员工队伍。对现有作业人员进行清理,优秀的可以提拔到管理岗位,不能满足任职条件、经调整仍不能上岗或不愿上岗的要采取措施解除劳动合同。

  (二)加大领导班子建设力度

  一是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支掌握同行业先进和核心技术,熟悉施工和技术管理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项目经理等专业人才。二是逐步建设一支以首席技师为带头人、高级技师为核心,技师为骨干,高级技术工人为主体的员工队伍。三是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创新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母子企业部门员工队伍。四是造就一支体现时代要求,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高效精干的复合型政工保障队伍。五是以自有队伍为主体,以外协队伍为补充,大力引进和使用成建制的、具有分包资格和能力的外部协作队伍体系,巩固和扩大外协队伍资源,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制订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育人机制

  1.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限制,制定岗位管理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体制。

  2.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引进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引进对象、引进渠道、引进手段等方面构建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

  3.建立以能力开发为主导的员工培训制度。针对企业人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企业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建立以能力开发为主导的人才培训制度。

  4.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制度。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行目标分解和目标管理,确立部门和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并以此作为任职者业绩考核的依据。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有效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

  5.建立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制度。一是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现有定点医院为职工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从而为企业员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服务。二是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采用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由企业与员工按一定比例缴纳,进入员工个人的补充养老金账户。补充养老金水平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资金积累的规模及其投资收益的多少。(作者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