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五水共治”的实践与启示
张伟斌
//www.workercn.cn2016-07-12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五水共治”是浙江改革开放以来工作力度最大、持续性最好、成效最明显的一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治水实践,现已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三年治水实践启示我们,治水关乎民生、关乎转型、关乎法治、关乎生态、关乎改革、关乎文明,也检验和推进党的建设,可以说是关乎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回顾治水历程、总结治水经验、思考治水举措,对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决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抓“五水共治”就是抓民生建设,是顺民心、得民意的德政工程,三年治水已经并将继续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然而,曾几何时,水之殇,成为浙江百姓之痛、经济之患、生态之伤。

  2013年11月,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五水共治”重大战略决策。浙江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铁腕治水攻坚战,要求各地以治水倒逼转型发展,以治水和转型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其中治污水是重头戏、大拇指,百姓观感最直接,治好污水,百姓必会竖起大拇指。到2015年底,以“清三河”为主要抓手,全省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建制镇都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昔日垃圾河、黑臭河变成了景观河、风景河和可游泳的河,城郊、城乡接合部、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很多河道沿线成了集防洪、治污、景观、休闲等于一体的水生态风景线,“山水浙江、诗画江南”的美景正日渐呈现。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由衷地高兴、支持并参与其中,更是以撰文、写诗、作赋、绘画等方式,热情讴歌浙江治水的伟大实践,毫不吝啬地予以点赞,全省社会公众对治水的支持度连续达到96%以上。

  二、抓“五水共治”就是抓经济建设,是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一招,三年治水倒逼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对浙江而言,加快转型升级是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由之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三年治水实践证明,“五水共治”对污染企业釜底抽薪,对落后产能猛药去疴,同时能够“腾笼换鸟”发展生态经济和新兴产业,能够发挥转型升级的“乘数效应”,是倒逼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管用之法。

  抓“五水共治”,本身就是抓有效投资促转型。我省把治水项目列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要求集中落实一批立时见效的应急项目,启动一批有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批“千里海塘”式的大工程大项目。几年来,全省“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已投资近2000亿元。

  以治水为突破口,浙江接续打好“三改一拆”、浙商回归和培育七大产业、特色小镇、“四换三名”、“四边三化”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推动我省经济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好的方向转变。特别是以治水倒逼拆违汰劣,以拆违根治低小散的污染源,近三年来,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7亿平方米,涉及土地46万亩;三改5.8亿平方米,整理利用土地45万亩,为“换鸟”腾出了“笼子”,为转型提供了空间。如今,通过治水倒逼工业转型,浙江经济更加生态化,已出现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和工业对水环境的源头性污染明显削减的可喜现象。

  三、抓“五水共治”就是抓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三年治水成为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大平台、试验田、试金石

  省委打响全省“五水共治”发令枪之时,正是最高法、最高检出台《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际。司法解释对适用“环境污染罪”及处置过程中“妨害公务罪”情形的明确,为我省依法治水提供了强大的法制保障。

  浙江适时出台、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用好法治的武器;同时成立了由环保、城管执法、公安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构,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对污染企业、违建行为形成立体打击的高压态势,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绝不手软,绝不姑息,绝不搞“下不为例”,确保打出的每一拳都能“干净利索”“直击要害”。截至2015年底,铅蓄电池、电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六大重污染行业纳入整治范围的企业有5740家,关停了2219家。2015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万多件,执法监管力度为全国罕见。

  浙江三年治水,是顺应民心的举措,也是不断发动社会群策群力、全民参与的过程。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企业更加主动地承担了治水护水的社会责任,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治水的建设、管理和监督,群团组织和学校社区构建起志愿者队伍,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营造了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这一过程,既增进了全民环保的社会共识,也增强了公民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维护了法治的威严,更有效促进了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实现了“治水任务要完成,社会稳定是底线”的目标。

  四、抓“五水共治”就是抓生态建设,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创新载体,三年治水使生态省建设目标进一步落到实处

  早在2003年,作为试点省份,浙江将生态省建设作为“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提出要花20年左右的时间,“把浙江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省份”。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安吉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党中央文件。“两山”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要。浙江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用统筹的思想、系统的思维来抓好“五水共治”,对生态环境进行统一保护、系统修复。既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城乡协调并进,陆海整体联动,岸上岸下标本兼治,跨区域全流域综合治理;又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堵齐抓共推,实现环境综合整治。

  水还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浙江“缺水”,有海岛地区资源性缺水制约,也有一些山区工程性缺水因素,还有经济强县人口剧增的供应性缺水,但主要是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根子就在过于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五水共治”,浙江把水质指标作为硬约束倒逼转型,就是要以短期阵痛换来长远的绿色发展、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五水共治”以治理水环境质量为切入口,以修复生态环境为重要目标,以倒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根本方向,契合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本质要求,无疑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具体抓手、创新载体、有力举措。

  五、抓“五水共治”就是抓深化改革,是对生态及其维护系统的重构,三年治水提升浙江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紧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最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五水共治”完全符合这“四个改起”的要求,是针对过去体制、机制、制度失灵导致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水危机”的一次全面深化的改革行动,是对浙江生态及其维护系统的一次彻底的重构。

  三年来,针对过去“九龙治水”以及部门和地方条块责任不清等现象,浙江按照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进行部门整合和统筹,以深化改革破解治水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障碍。省委、省政府谋划了强有力的“八大保障”机制,做到规划能指导、项目能跟上、资金能配套、监理能到位、考核能引导、科技能支撑、规章能约束、指挥能统一。

  在此基础上,建立统分结合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责任包干的“河长制”;建立在水岸同治、陆海联动基础上的流域系统治理;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城治乡,形成美丽浙江的“生命共同体”;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机制;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机制;推进生态补偿与奖惩制度,逐步推开经济性制度建设;加强行政督查与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公众监督、媒体监督作用有机结合,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监督力量;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的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进一步强化基层的社会治理能力。

  六、抓“五水共治”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是对治水文化的传承和水文化的弘扬,三年治水使浙江由生态整治迈向生态文明

  “五水共治”是我国治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天人合一的治水思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治水文化”。今天,面对艰巨繁重、复杂系统的治水工程,当代浙江人的“五水共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凝聚和传承。

  “五水共治”更是对水文化的呼唤和弘扬。水文化反映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在治水战役中,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面向全社会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开展浙江水文化、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水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街道、进工厂。各地把治水的过程当作是传播生态文明的过程,当作传播科学治水精神的过程,当作传播民族精神的过程,把文化的韵味渗透到治水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增强全社会的亲水、节水、爱水、保水意识和水危机意识,营造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水共治”,还蕴含着从生态的整治转向科学节约用水的生态文明思想。三年治水历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越来越鲜明地折射出生态文明的发展轨迹:全域化景区、社会化投入、循环化利用、市场化引导、精细化管理、生态化经济,特别是走群众化共建共享治水道路,让更多老百姓受益于生态环境的修复,进而又更加热情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修复、维护中去的探索和实践,反映了“美丽浙江”建设中的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目标。

  七、抓“五水共治”就是抓党的建设,是考验基层党建的主战场和党员干部的练武台,三年治水有力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浙江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中之重来抓。各地通过制定“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基层党建行动计划,让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在“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中强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通过“党建+”模式,县乡两级党组织,机关联系在村(社区)的农村指导员,乡镇派驻的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党组织和每一名基层党员,五股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千名好支书”和“万名好党员”,同时也教育了一批落后党员,清理了一批违法乱纪的党员。三年治水,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战场。

  大事难事看担当,“五水共治”最能考验各级干部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考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三严三实”。在全省“三改一拆”与“五水共治”联动开展,考验的是干部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和能力;考验的是干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三年来,全省各级干部“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攻坚克难,拼搏奋斗,以上率下,干群同心,真正把“五水共治”当作锤炼能力的大平台、检验作风的大考场、比拼实绩的大擂台。通过“五水共治”的工作实践,不仅开启了浙江发展的未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更打造了一支过得硬、打胜仗的“狮子型”干部队伍,提振了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攻坚的精气神。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群众最关注公平公正。公平正义的风向标,就是能不能、敢不敢抓住“关键的少数”。在涉及利益调整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中,一些县市就从党员干部、代表委员、名人富人牛人等“关键的少数”打开突破口,使得过去似乎积重难返的治水、拆违势如破竹,这也在实践中提高了干部依法治理的能力。三年治水,浙江基层党建得以大幅提升,不仅恢复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也引领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

  八、“五水共治”关乎全局,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十三五”时期要续写浙江科学治水新篇章

  “五水共治”旨在修复江河湖溪、重构生态系统、倒逼经济转型、提升生活品质。三年治水实践,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五水共治”是贯彻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补齐浙江生态环境短板的战略选择,是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新路的生动实践,牵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各个方面,切中了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千头万绪工作的“牛鼻子”,是治省兴省的关键之策。

  浙江下一步怎么治水,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治水,省委立意深远、意志坚定、部署周密。省委提出,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五水共治”工作,必须紧紧咬住“一个大目标”: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必须坚持“两手发力”:要坚持治理存量与优化增量两手并举。必须牢牢把握“三个关键”:把握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科学治水的“衣领子”,补齐短板这个统筹治水的“发力点”,构建体制机制这个长效治水的“定海针”。必须狠抓“四项举措”: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坚定不移打好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下好清、挖、截“三手棋”,坚决彻底根治污泥浊水;唱响治、建、管“三部曲”,着力优化水环境、水项目、水制度供给结构;演好政、企、民“三重奏”,构建全民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我们一定要像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的那样,大力弘扬大禹治水精神,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再出发,以严实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强化看齐意识,“对标比学”抓落实;强化奉献意识,“功不在我”抓落实;强化使命意识,“赶考交卷”抓落实;强化战斗意识,“猛虎扑食”抓落实;强化廉政意识,“干净干事”抓落实,深入推进科学治水的新探索新实践,让“五水共治”宏伟蓝图化为浙江的美好现实。(作者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