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安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许万瑜 李中厚
//www.workercn.cn2016-08-08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冷暖气流交汇频繁,属于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雨雪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的省份。今年入梅以来,三轮持续性强降雨,已造成安徽11市73个县(市、区、开发区)不同程度受灾,道路、桥梁、堤坝和农田等基础设施水毁严重,暴露出抗灾风险标准不高等问题,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因此,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艰巨任务。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防灾减灾救灾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主要表现为:1、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2、规章政策不断细化,先后出台 《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规定》《森林防火办法》等规章,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 3、预警体系不断完备,气象灾害、湖河水位、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灾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等预警体系覆盖城乡。 4、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道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5、应急投入不断加大。 2015年,全省共安排救灾资金3.9亿元;今年截至7月6日安排防汛抗洪救灾资金近9.5亿元,已拨6亿多元,灾害救助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时期,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增加,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呈高发态势。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建筑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灾害受影响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是安徽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对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着力解决好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防灾能力不强、装备科技水平不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足等问题,健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动员机制,落实和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对策

  进一步总结经验,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和完善法律法规。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推进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建立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等长效机制,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贯彻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法规,实施《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研究制定《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条例》,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应急预案,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法规保障。

  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

  增强科技防灾能力与监测预警能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工作的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加快建设省、市、县(市、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中心。借力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揭示气象、地震、地质、森林火灾和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及灾害链的孕育、发生、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产业集聚发展。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应用大数据理念,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建立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提高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以及农村住房的抗灾能力。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城市建筑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必备内容,切实落实工程建设质量各方的主体责任。结合城中村改造、农居改造、危房改造等,提高城中村及旧城区房屋建筑的抗灾害、防风险能力。加强对农村住房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加大对大别山区、革命老区和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农村住房设防与抗灾能力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术,加大恢复重建住房质量监督和监管力度。推进基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街道(乡镇)和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试点创建。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探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高层次防灾减灾人才。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拓宽农房保险、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事项,培育和加强市场主体参与灾害治理能力,提升灾害治理水平。(作者单位:省民政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