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失语”“失踪”“失声”问题探因
——谈如何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韩震
//www.workercn.cn2016-08-29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是基于中国历史经验和社会发展现实的一个重大立场宣示,是关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方向的再确认。

  为什么会出现“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

  要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首先需要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外来的影响,也有我们自己的某些失误。譬如,在过去一些“左”的做法,把马克思主义泛化,甚至用马克思主义代替具体学科,这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还引起了许多人故意远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许多西方理论也涌进国门,其五花八门的形态对中国学者有新鲜感,不仅一波一波的“热”挤占了原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空间,而且学习者的心态也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总认为西方的理论优于我们自己的。年轻人读的书,学的教材,多是西方的,等他们成长起来,话语体系已经成形,所以研究、发言就鲜有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了。再者,大学中的许多新兴学科往往最初就在西方国家出现,因而在建设我们的学科时,很多都是从借鉴开始,有些教材都直接来自国外,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进行转换还相对滞后。

  由此看来,出现马克思主义失语、失踪、失声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的不足,归根结蒂是文化自信心出了问题。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真正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我们的脑子不能总是装着别人的灵魂,我们应该有自己自主的灵魂。如果我们有自主的灵魂,就不可能出现失语、失踪、失声的问题。我们绝不能让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更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为此,我们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提炼出来,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材编写之中。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失语”“失踪”“失声”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解决“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就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和理论语境之中,这不仅仅是一个转变理论表达方式的问题,而且是学术研究的目的、立场和方法问题。

  在这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是真懂真信,就不可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即使去做也会走样,不可能做好。这个问题在这里就不多谈了。只要我们认识到,正是发展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才取得了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就能够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理论体系、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发展这个理论体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这就是说要解决我们学术研究的目的问题,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是为了人民大众丰富精神世界和提高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水平,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还是为了少数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文字堆砌和智力游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阶级性都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文字游戏,也不是戴着睡帽的头脑中的风暴,而是源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时代性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我们不能仅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新词向大众的头脑里塞一些概念、命题和学说,或把一些理论概念转换成汉语就万事大吉,我们还必须解决理论为了谁的问题。只有在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服务于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也就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真实社会基础问题,即我们的学术研究是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呢,还是仅仅来自书本和学者自身的头脑?理论创新的活水源泉就在大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表述方式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自身的生成性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是追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即真理,那么我们的学术研究就应该基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如果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呼声,而群众的呼声就是最紧要的时代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从群众的需要和呼声中寻找研究的问题,回答时代性的问题。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不仅解决了理论源于何处、来自何处的问题,也回答了理论研究依靠谁的问题。“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们必须“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最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作为学者,我们如何看待学术研究的功能作用问题呢?即我们的学术活动是仅仅在于学者圈子内的自我循环呢,还是应该在火热的生活世界之中发挥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呢?马克思说过,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不是学者手中把玩的古董,而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投身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依靠人民群众,才能研究出人民群众能够感同身受、对人民群众有用的学术成果来。

  学术研究必须介入生活世界,才能真正获得理论意义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这是最根本的方法论。既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为了人民群众、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时就必须投身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去,在火热的时代大潮中创造性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需要我们的头脑和聪明才智,但学术问题不在头脑里,而在客观现实之中。学术研究必须有问题意识。问题就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存在于改革开放和从严治党的实践之中,存在于国际交流的实际过程中,存在于人们的实践中,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于工厂、田间、市场、实验室、人们奔波的路途中。我们必须深入社会实践,关心形势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心民生的保障和改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回答深层次的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学术研究必须介入生活世界,才能真正获得理论意义。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倡导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话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特征,即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及其社会实践性。理论研究就是要让这种思想武器与社会实践的要求越来越相契合,让这种思想武器越来越管用、越来越锋利、越来越顺手,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掌握这种思想武器。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投身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实践之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样的学术研究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命活力,才能对人民大众有用。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要求我们学会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学术问题,这样的理论研究才能让人民大众感兴趣、听得懂,从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和价值追求。我们应该在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上下功夫。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应该以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关于社会发展进程的钢铁般的逻辑。虽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仅是语言和词语问题,但是,没有合乎人民群众需要的语言也是万万不能的。“中国梦”甫一提出,就获得亿万人民的感同身受,充分说明了语言表达的力量。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而合乎时代要求的语言,就能更好地发出这种声音。(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本文是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与文化影响力研究”阶段性成果)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