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沈澈 逄增
2020-07-06 07:14:1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观点

  ●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夯实护理服务市场,完善失能等级评定及监管标准,关系到长期护理服务的长远发展,也是服务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应有之义。要将试点稳健向全国推行,建立统一的原则标准,吸纳并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建立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我国于2016年正式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几年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夯实护理服务市场,完善失能等级评定及监管标准,关系到长期护理服务的长远发展,也是服务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应有之义。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意外等原因而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群体提供的护理服务及经济支持的社会保险项目。它关系到失能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失能家庭的生活状态改善,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增多且医疗资源负担较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2016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失智人群已成为一个数量比较庞大的群体,长期护理需求快速增加。

  疾病是老人失能的重要诱因。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失能老人的患病率达 96.3%,远高于全国老龄群体整体患慢性病的比重。在缺少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失能老人只能借助医疗保险来满足护理需求,造成资源挤占。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以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性的生活照料和医疗照护,缓解失能老人的病痛、维持健康现状并改善生存体验,同时释放医疗资源,缓解医疗保险负担。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变革,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化趋势愈发明显,空巢家庭数量也逐年增多,上述趋势弱化了家庭对失能老人的护理功能。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快速提升,思想观念转变。越来越多女性脱离了专职家庭劳动走向劳动力市场,女性就业率上升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护理功能。这些因素的交织,急需社会建立起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家庭提供服务、经济及情感支持,进而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不利局面。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状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16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选择河北承德、江苏南通、苏州等15个地区作为试点城市,吉林、山东两省作为国家试点的重点联系省份。从现行试点城市的运行状况看,长期护理保险的统筹层次较低,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度。例如,在参保范围方面,有的试点地区参保对象仅涵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有的则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有的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全覆盖。在服务项目方面,试点地区已经探索的服务类型主要有生活照护、医疗照护、预防性照护、康复照护和心理疏导等5种。在资金筹集方面,筹资渠道主要包括医保统筹基金划拨、政府财政补助、个人缴费、单位缴费等4种。在待遇支付方面,多数试点地区按比例支付,少数按定额支付。

  在试点期间,国家一直审慎探索。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再扩展14个试点城市,并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引入社会经办、与现有残障补贴政策做好衔接等,回应了社会关切与热点问题。

  但由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起步较晚,经验尚不丰富,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不足。比如,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和失能等级评定;护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专业性不足;“失智老人”,低收入、无收入家庭,无子女老人等特殊失能群体没有受到足够关注等。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试点稳健向全国推行。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长期护理保险的长尾风险较大,会给基金带来支付压力。因此,我国应全面、深入分析试点地区实践经验,兼顾制度的可持续性、合理性及公平性,合理扩大服务内容和覆盖人群,并稳步向全国推行,实现制度的行稳致远。

  建立统一的原则标准。为了建立覆盖全国的普适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对制度的覆盖范围、筹资标准、待遇支付、失能等级评定等涉及公平性的内容制定统一规范标准,包括设定领取待遇的准入门槛、依法制定经办程序、科学拟定评定量表等,推动待遇支付水平与失能等级相关联,促进长期护理保险标准化、精细化发展。

  吸纳并培养专业护理人才。长期护理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合理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薪酬标准、健全社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等保障措施。同时,理顺护理行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路径,着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吸引青年劳动者加入其中,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应提供专业性的护理培训指导,以此提高现存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保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根据外国经验,单纯依靠政府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会给财政造成过大压力或基金支付困难。因此,应建立健全多主体协同的多层次保障体系。首先是“零支柱”的救助层面,由政府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特殊津贴;其次是个人和企业缴费的长期护理保险,这是多层次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再次是基于个人自愿原则的商业保险及互助保险体系,主要满足投保人更高层次的需求。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法律与制度供给保障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

    就新业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林嘉。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