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十九年的从教岁月悄然流逝,伴随岁月走过的还有我永远追求的梦想:用敬业、博爱成就每一个学生,甘做稚嫩生命的阶梯,回首来时青葱路,有艰辛、有寂寞,但更多的是欣喜、快乐、幸福。
初入教门,扎根山区1998年,18岁的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偏僻贫困的大山深处——衡南县茅市镇斗山初级中学任教,看到简陋破烂的校园,我心里难受极了,可再看看那些眼睛里充满求知渴望的孩子,我的心莫名地柔软了,心中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成为孩子们的引路人、起航者。”上任伊始,领导就安排我担任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并兼任班主任工作。当手捧着语文书时,我觉得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心中的信念也愈发坚定起来。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常常要花几个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备课,重、难点的讲解,板书的设计,甚至课堂上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我都一一做了精心地准备。经过独立的钻研,我总算摆脱了之初的迷茫和恐慌,用自己最真切的体会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学习,让他们获益匪浅,学生们也渐渐地喜欢了我的课。“三人行,必有我师”,除了自我钻研教材,我学会了借鉴和对比,我向身边的前辈们学习,经常拿着听课本去蹭他们的课,并与之探讨教法和学法。同时,我也经常参详窦桂梅、王崧舟、于永正等名师的教学实录,阅读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我所用。
为了让自己素养更专业,教学更丰盈,我觉得坚持阅读是最快捷的途径,无论生活、工作再忙,我每天都要抽出一个小时阅读,我涉猎的范围很广:教育名著、文学经典、天文地理、军事科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人民教育》《语文知识》等教育期刊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在坚持阅读的同时,我还写了不少的读书随笔和心得感悟,积累了大量的美文佳句。
“竹高千尺因有节,梅香四野为凌寒”,八年的青春,我如同一棵白杨以挺拔的姿态深深扎根山区,我的语文课堂深受学生喜欢,所执教的班级在每次镇质量检测评比中,总是力压群雄,名列前茅,所指导学生参加县、镇的作文比赛,也屡折桂枝。我自己也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十佳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的称号。在荣誉和掌声面前,我并没有自我陶醉和迷失方向,反而更加坚定自己从教的步伐。
用心育人 润物无声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个善于赏识,善于引导的教师必将给予学生终生受益的真正财富。
记得曾经有个叫周弋湲的孩子,因为胆小害羞,朗读课文时总是结结巴巴,还经常读错字音,孩子很沮丧,我鼓励她说:“没关系,我像你这么大时,朗读还没你这么大声,也经常读错字音呢!”第二次朗读时,虽然还是结结巴巴,但读错字音的现象减少了,我拍拍她的肩:“非常棒,现在发音标准多了,继续加油!”当她把整篇课文字正腔圆,感情真挚地读出来时,孩子的小脸上洋溢着喜悦和骄傲。一次不行还有两次,两次不行还有三次……一次次的善待,是我悉心的呵护,一次次的善待,使孩子有了长足的进步。
把希望和自信留给学生,期待他们如春天里的翠竹,茁壮矫健,风姿绰约。
一个叫王晗的同学,每次语文考试,读题时像飞一样,根据词语排句子的题目很少全对,一次考试后,我把王晗请到办公室,交给他一张试卷,让他把其中三道根据词语排句子的题目做了,要求他他每题用手指着题目至少读五遍,做到“字字入目”,如果五遍读不懂,就读六遍、七遍,卷子交上来后,三道题目全部做对,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笑着说:“你看,用心去读,用心思考,多好哇!”孩子脸蛋红扑扑的,眼睛亮亮地看着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在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我期待自己能够有足够的智慧,成为那个拨弦的人。
用爱育人 点亮心灯开满玫瑰花的眼睛,是你的眼睛,是我的眼睛,是我们相映的深心。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认为爱和责任是班主任工作的魂,我关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学困生,我都用“慈母心”、“朋友情”温暖他们自卑、孤寂的心灵。
2010年秋,我接手了一个有名的差班,班主任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我时,已是第六位班主任了,我抱着“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念头,以春风化雨般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付出,迎头赶上。我热心帮助每一位后进生,与他们促膝谈心,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唤醒学生的自信心。生活中,我更是细心呵护着他们:学生有病痛时,我寻药送医,嘘寒问暖;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失学时,我解囊相助,让其重拾书本;天热了,我告诉他们不能暴晒,少吃冷饮;天冷了,我提醒他们多穿衣服,防寒保暖;过马路时,我反复叮嘱要注意安全……学习上,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培优补差;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的活动,鼓励优秀生和后进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增设班级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和进步的学生定期派发奖品……细碎的琐事渗透了我点点滴滴的关爱。
在农村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类学生因为长期远离父母,大都敏感又孤僻,但又特别渴望被爱。为了抚慰他们内心的失落和脆弱,我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用书信的方式触摸他们的心灵,呵护这些娇嫩的花朵;我还开设了“亲情电话”,让孩子们经常与远方的父母对话交流,还利用班级图书角让这些孩子在放学后可以安安静静地阅读,进行书香的熏陶……
一系列的举措让留守儿童找到了温暖,找到了家的感觉,慢慢地都变得阳光活泼起来。还记得有个叫李璇的女孩子,父母长年累月在外打工,陪伴她的只有年逾70的奶奶,老人年迈,无力管照。李璇无心学习,像个野小子,在班里欺负比她弱小的同学,偷拿其他同学的玩具,与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对峙,吵架……看着这个调皮而又可怜的孩子,我的心莫名地痛着,我开始试着走近她,与她像朋友一样谈心,又建议她多与活泼开朗的同学交朋友,还鼓励她多与远方的父母进行“电话倾诉”,还不时安排班上品学兼优的同学主动帮助她的学习,为她解疑释惑。渐渐地,李璇变了,满脸的自信乐观,与同学们有说有笑,还常常帮助弱小的同学。李璇的转变,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仿佛看到了玫瑰怒放的美丽。像李璇这样被我牵挂的、呵护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多:刘艺的生日祝福,周欢的病中补课,封仪的雨中共伞……19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谙:爱能点亮心灵的明灯,爱能滋润枯萎的灵魂,爱能挖掘深藏的希望。
行走课堂 孜孜不倦2008年,我调入了衡南县三塘镇星火实验小学,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我得到了更快地的成长。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困境,我尝试让学生写“百字日记”,要求他们用简洁精悍的文字及时记录下身边发生的新鲜事、新奇事。这种小练笔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还培养了他们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百字日记”的开展,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一大批写作能手涌现出来,陈伟豪、冯成、陈逸文、陈奕良、何苗苗等同学更是在国家、省、市举办的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2011年,一场课改的乐章在我镇奏响,作为教研组长,我身先士卒,全情投入到课改的洪流中。在多次赴景弘中学的观摩和学习之后,经过一番思考和摸索,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因人制宜,对景弘的高效课堂模式进行了一番改良:吸取他们的精髓——把学习小组建设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同时,我又糅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文本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思路:充满童趣的童话课堂,洋溢着浓浓诗意的诗歌课堂,古色古香的文言文教学……每一次课堂教学的背后都凝聚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打磨和细化。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学习,他们学得轻松又有深度,既找到了课堂小主人的愉悦,又学有所获,学有所得。2012年至2015年,我所带的班级在县、镇的教育质量评价中,都是遥遥领先,冠压群芳。
我自己每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县级的公开课比赛,我都能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朗读,巧妙的情境营造,活跃的师生交流,打动人心。《老人与海鸥》、《西风胡杨》、《枫桥夜泊》,作文课《沙糖橘》等都成了我的经典课堂。
笔耕不辍 默默奉献多年来,不断地积累已成为我的习惯,在如火如荼进行课改之余,我根据自己的课改经验,参与编写了由湖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书。后来,又受领导重托,参加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小学语文以学定教阅读模式群的研究》两个省级规划课题,课题研究期间,我马不停蹄,笔耕不辍,我承担了调研、采访、收集、编写等工作,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完满结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两个课题在后来的评比中,都斩获省一等奖的殊荣。现在,我又主持了“十三五”的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家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指导的研究》,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之中。在坚持课题研究的同时,我还不断撰写教学设计、说课稿、教育教学论文,虽然文笔稚嫩,但每一次文字记录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来,我的论文,教学设计也多次获奖,有的还见诸于报端。
作为学校的中青年教师,我在教学上勇挑重担,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是接任高年级的教学任务,虽然接的班级班风学风较差,但我从不抱怨,以老黄牛的精神默默耕耘,以耐心、细心和爱心感化学生,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去年,37岁高龄的我迎来了我的二胎宝宝,怀孕期间,我坚持克服身体各种不适,没请过一次假,没落下学生一节课,还利用课余时间为那些课堂上没吃透的学生“开小灶”,因此,我被同事笑称为“超人孕妇”。汗水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我带的每一届学生毕业时总能以骄人的成绩为自己的小学时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能给我带来无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身为一名教研组长,我深知:在我自己进步的同时,更多的是帮助、扶持那些刚走上讲台,羽翼尚未丰满的年轻教师,她们一如当年青涩的我,眼神里充满了慌乱和迷茫。于是,我经常深入她们的课堂,随时关注她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为她们释疑解难,出谋划策;对于那些参加公开课比赛的青年教师,我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设计教学思路,帮她们制作教学课件,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磨课,直至她们把整个教学过程烂熟于心,上起课来胸有成竹。每每当赛课获奖的小妹妹们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时,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无限的喜悦,比自己获奖还要高兴。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我付出了努力和辛勤,但我却收获的了许多许多:2013年,被评为首届“衡阳市小学骨干教师”,后又连续获得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我所教过的学生对我怀有深深地感情,他们称我为“妈妈老师”、“知心姐姐”,每逢节假日,我都能收到已毕业学生的电话问候或短信祝福,甚至,还有学生会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抽出时间跑来母校看我,只为“和您说说话”;我的领导对我信任有加,同行对我佩服不已,家长对我万分信赖,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给我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让我无悔与我的事业,无愧与我的人生!我,一名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教师,愿一生都与我的亲人、我的学生同唱一首生命之歌。
成功还是成全?(图) | 2014-07-28 |
守望历史 为了和平 | 2014-07-28 |
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以改革推动我... | 2014-07-28 |
时代需要更多胡杨般的老师 | 2014-07-28 |
“巧思”与“拙力” | 2014-07-28 |
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 | 2014-07-28 |
中国梦的一个高音符 | 2014-07-28 |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 | 2014-07-28 |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 2014-07-28 |
刘延东在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 | 2014-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