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供给
记者:根据会议部署,我国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如何理解金融对于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意义?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深化金融改革?
张占斌: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同样也是现代流通体系的血脉。没有金融与流通体系的融合,就无法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一方面,金融是提升现代流通体系效率的关键环节。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资金通过线上方式在流通体系上中下游各企业之间快速流动,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流通效率的关键环节。
另一方面,金融是服务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要素。会议要求提供更多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这切中了现代流通体系对金融的核心需求。在流通体系中,经营主体涉及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企业等众多主体,几乎所有的经营主体都有资金融通需求。因此,要求金融机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流通环节中的市场主体创新推出更多金融产品,增强金融供给的针对性、精准性、灵活性、有效性,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市场主体融资需要。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要深化金融改革。一要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非现金支付框架,拓展支付服务覆盖面;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方便高效的征信查询,开创自助终端、柜台、电话语音等为一体的自助服务,推进征信服务全网覆盖;加快数据管理基础设施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货币贷款分析统计,满足多元化流通主体对多样性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框架和制度设计,促使法院、人民银行、税务、邮政等多部门共享数据,形成有效的信用联动机制;采用大数据、区块链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三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供给。金融业必须通过加大产品供给与创新力度,服务好分布于要素流通环节上的中小微企业,才能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行,才能更好促进商贸兴旺、推动流通体系走向现代化。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记者:在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更好地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张占斌:政府和市场要各自发挥比较优势,既要明确边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避免缺位错位,又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互通便利,避免空位越位。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充分发挥”: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现代流通体系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放松规制、放宽准入,显著提高政府事中、事后的监管水平,使市场真正做到公平有序、充分竞争,为提高流通体系效率提供制度保障。结合要素市场改革新情况新变化,重点要深入推进数据新要素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数据在助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方面重要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现代流通体系软硬件建设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要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方面下力气,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另一方面,政府要推动建设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强化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为流通体系中各种所有制、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公平获得创新资源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三是充分发挥微观主体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上的积极作用。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关键是让企业主体更有活力,要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要完善产权制度,切实降低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交易成本;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流通体系和物流行业;积极发展智能物流、智能供应链,加快流通体系标准化和绿色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绿色技术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