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异化的复归:中国大学教育生态体察》,文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记载了作者对大学教育生态的体察、探索与思考
文化,是大学教育生态的灵魂,也是修复教育生态之根本。但我们对文化的认知和把握却不够自觉。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与教育有没有关系?教育在文化中有什么样的地位?文化在教育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看来都还没有真正破题。
对文化内涵的认真思考,始于我任校长后参加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一次校园文化研讨会,我清晰地记得自己经过认真思考,首次用两个字概括了文化的基本内涵:认同。形成文化的认同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群体认同,横向可传播;二是代际认同,纵向可传承。这个认识,影响着我的整个任职生涯。
我以为,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从群体认同来说,就是形成学校师生对真理、对科学、对知识的认同;对人类、对自然、对生态的认同;对做人、对做事、对治学的认同;对公平正义、对公序良俗、对是非标准的认同。有了这些认同,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风。随着一届又一届学子走出校园,把这些认同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加以扩散,取得更大范围的认同,影响和改变整个社会。同时,文化也会影响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极其丰厚的教育文化,那些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刻苦读书,而如今这些文化已经开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市井文化。而商业社会的实利哲学一旦渗透进校园,就会取代对真理的追求与认同,大学非但不能引领社会进步,反而会失落大学文化的魂魄,断送大学之前程。中国大学教育生态的退化,是大学教育文化变异的结果。
我们深深怀念曾经的“比学赶帮超”文化,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超越,尽展人生精彩,现如今我们却身陷“羡慕嫉妒恨”的文化,品尝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苦涩。会做事不如会闹事,善谋事不如善来事,能成事不如能说事,这样的社会生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必须要治理。
大学文化,不同于人们现在对校园文化表象的理解和使用,是主导师生行为内在灵魂的认同。所谓文化治理,就是针对大学办学中,教师、学生和干部被异化了的价值取向、扭曲了的行为认同和各种背离大学精神的潜规则,使其复归大学本来的生态环境。
治校文化和治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发展的生命力,也是大学文化治理的重点。政府和校方如何治校,教师和学生如何治学,是以文化治理牵引生态修复必须回答的问题。文化的巨大能量,在于把人们的认同转化为共鸣。现在的大学管理,一般都还没有离开外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忽视了内在的文化力,因此很难产生共鸣。
治学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营养、扬弃旧成分,同时也必须传承其最为珍贵的治学文脉。我以为,没有传承的创新,只能是昙花一现。读经典、做卡片,是老一代社会科学学者的治学之道,对我们这一代学者的治学有着深刻的影响。现在不用积累卡片就可以快速检索到所需要的任何资料,学习研究条件进步之快前所未有,做卡片的方式也随之消失。卡片的消失有其必然性,但人的学习要有个过程则永远不能消失。令人忧心的是,现在不但学生对读经典不感兴趣,教学计划中也不见了经典的导读。做卡片的方式可以消失,但做卡片所体现的治学文化必须传承,对读经典的认同必须传承。我常常在反问自己,不读经典的大学还是大学吗?有互联网可以检索到任何需要的东西,大学教师存在的必要性何在?大学存在的必要性何在?不读经典,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培养的学生会发现、认识和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吗?这些现实问题同时也在拷问每一个和大学有联系的人。
我对大学教育生态的体察、探索与思考,是分散的、局部的,其粗浅、片面、错误和矛盾在所难免。一些问题虽有所体悟,但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我对教育学和生态学都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想通过自己在一所大学里的亲历,引起人们对中国大学教育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