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媒体报道,一副部长落马,他曾任的一个职务,为“××部副部长(正部级)”——我称之为“括号正”。
按,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其部长主任,才是“正部级”。也有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兼任部长主任的,以上兼下,于理无不通。该落马先生,明明副职,为啥成了“正部级”呢?他到底是“副部长”,还是“部长”?或者,是“副部长”兼“部长”?若他是副部长而不兼部长,为什么却是“部长级”?不至于,他这个副部长对部长之权,兼而有之吧?若果如此,那位部长,将被置于何地?这些,均说不通。
猜一下:他或是无部长之名,却是享有“部长级待遇”之实的副部长?而这,名不正言不顺,也是悖理的。
非我在此绕来绕去——真真是,一个“绕”字了得!
今之官员职务(实为待遇)“以下兼上”,确为“中国特色”。譬如,一县长,处级,却来个“括号副厅级”,甚至“括号厅级”。没吃过猪肉,咱见过猪跑。类似“括号正”现象,洋洋大观,不胜枚举。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名刘锡荣,批评当下“官满为患”现象。他说,一些地方乱设机构,乱定级别,领导职数、公务员人数,严重超标:一乡镇,干部数百;一地方政府,十几名副职和副秘书长;对了,连衙门化的北京一著名大学,光校长助理(大约属副校长级),有11位之多。张全景曾任中组部长,曾对媒体说:“现在中国政治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古今中外没有过。”我看了一个资料,纽约市级领导,除市长外,只三名副市长、一名议长、一名副议长,仅此而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一书,公布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西汉,7945:1;唐朝,2927:1;明朝,2299:1;清朝,911:1;1987年,67:1.1998年,时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刘长琨说,20世纪90年代末,咱们40个人养一公务员。经十五六年递增,如今,又是多少人养一官儿?
刘锡荣、张全景、1987年人口普查资料和刘长琨,均未提到这一点——咱们不但官儿(一称“公仆”)以“大群”计,多多益善,而且用括号加大官阶,也不遗余力。比如一群老资格县级领导,不能全部提拔为市级,牢骚满腹,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有疲劳,上面何忍?于是赐一括号,成“副市级”。又,一个县或一个部门,只能有一个“一把手”,副职不干了,受不了“副”字,于是,上司来一个括号以“正”其阶。此举对于“被括号”者来说,名义上中听,待遇上实惠,出乘专车,病住专房,务赖专秘,其喜洋洋者矣。只害得,纳税人不知多洒几多血汗,增掏多少腰包,以养其“括号”。中国老百姓再勤劳,怎供得起这么多不带括号和带括号的官儿?括号越多,民负越重,不言而喻。
为什么官儿及带括号的官儿,来势汹汹,其壮无比?“官本位”导向不断强化、固化之故也。而且干部任命、晋级,很多时候,“一把手”一句话,无硬件标准,无法可讲。其荒诞,可用职称来反证,如,断无“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级)”这一说。
刘锡荣之“超标”说,其实无所本,因为压根儿无“标”,何“超”之有呢?咱们该不该制定一部编制法?网搜“编制法”,大多词条说的是编织毛衣。举国大大小小衙门机构的设置、编制的多寡、官儿职数的确定,等等,为何不能科学论证,不纳入法律调整范围?这些事项既定,便不允任何人封官许愿加括号,就不会出现上述乱象。
要之,须从原则和细节上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作者系杂文名家、高级记者)
卓新平:宗教与文化战略 | 2011-12-22 |
中国,给世界以信心 | 2011-12-22 |
唐代刺史与淫祠 | 2011-12-22 |
唐代刺史与淫祠 | 2011-12-22 |
唐代刺史与淫祠 | 2011-12-22 |
唐代刺史与淫祠 | 2011-12-22 |
唐代刺史与淫祠 | 2011-12-22 |
唐代刺史与淫祠 | 2011-12-22 |
伍荣生:两岸科技名词交流非常重要 | 2011-12-22 |
伍荣生:两岸科技名词交流非常重要 | 2011-12-22 |